“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全诗内容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早春的景色,细腻地描绘出小雨如酥般滋润着大地,以及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的景象。后两句则是对早春景色的大加赞美,认为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景色。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构思新颖,给人以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什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作者韩愈?朝代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全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是: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1、这首诗的全诗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这首诗的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3、赏析: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4、这首诗的诗人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本文来自作者[敬荣荣]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369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敬荣荣”!
希望本篇文章《草色遥看近却无.上一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上一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全诗内容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