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配件中的遥控器目前普遍都是红外遥控,
快门线分为有线和无线(电信号控制,需要装接收器)。
一般没人用遥控器,除非上架子自拍或者拍全家福。
红外遥控器优点是简单,特别便宜,一般10、20块钱就有卖的。
但是缺点有很多:比如只能在相机正面使用(因为相机自带红外接收是在镜头卡口附近),距离很近,一般不超过5米(当然自拍是够用了),传输质量无法保证(就和普通电视遥控器一样,有可能按了静音,电视却没反应),反应速度较慢。
用的多的还是快门线,副厂有线快门线一般50-100元,无线的在200左右,原厂的较贵
有线的就不说了,很老的东西了,主要功能并不是自拍,而是通过外置快门来降低机身的抖动,常见于棚拍或者风光摄影。
无线快门稍贵一些,而且需要热靴上挂接收器,但是传输速度可以保证,一般1/8000的快门也没问题,比较高端的无线快门,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接收器(相机)。用的最多的是体育记者, 一般2-5个机位,都是用无线快门线咔咔咔的拍。
ISO感光度是衡量传统相机所使用胶片感光速度标准的国际统一指标,其反映了胶片感光时的速度(其实是银元素与光线的光化学反应速度)。传统相机可以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ISO感光度的低速、中速或高速胶片进行拍摄。HY0Lx
而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其实并不使用胶片,而是通过感光器件CCD或CMOS以及相关的电子线路感应入射光线的强弱。为了与传统相机所使用的胶片统一计量单位,才引入了ISO感光度的概念。同样,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同样反应了其感光的速度。+NX'B<
ISO的数值每增加1倍,其感光的速度也相应的提高1倍。比如ISO200的感光度比ISO100感光度的感光速度提高1倍,而1SO400的感光度比ISO200的感光度提高1倍,而比ISO100的感光度提高4倍,并依次类推。|_P.
ISO感光度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时,选择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反之,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获得正确的曝光量。因此,在光线比较暗淡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往往可以选择较高的ISO感光度。当然,对于单反相机而言还可以选择使用较大口径的镜头,提高光通量。而对于一般数码相机因为采用的是固定镜头,惟有通过提高ISO感光度来适应暗淡光线情况下的拍摄,特别是在无法使用辅助光线的情况下。SR]
传统相机所使用的胶片是通过生产工艺的不同来实现提高胶片感光度的目的。因为没有有关资料,估计数码相机是通过提高放大增益来实现提高感光度的目的。由于电子器件不可避免的电子热运动,必然会造成杂讯,而且增益越大杂讯越大,即会产生图象上的更多的噪点和杂色。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一些数码相机采用了降噪功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影响。不过,也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较好的效果。/sp%=Y
我曾经使用过的美能达D7和佳能G1因为不具备降噪功能,当将ISO感光度提高到200时所拍摄的图象已经是让人无法忍受了。而佳能D60即使将ISO感光度提高到800时也比前者的“干净”。可是再提高到ISO1000和长时间曝光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看到许多的噪点和杂色。因此,降噪功能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作用。W2nlxy
因此,当现场光线条件不好时应当首先考虑辅助光(闪光灯和反光板)的应用,在无法使用辅助光时再考虑三脚架的使用,最后才考虑提高ISO感光度的办法。zFNq
对于经常拍摄舞台等光线较暗,并且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或不便于使用三脚架的场所,可以尽量选择镜头口径较大以及具备降噪处理功能的数码相机,单反数码相机可以选择使用口径较大的镜头来进行拍摄。@b~5
夜景拍摄常常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假如选择较高的ISO感光度必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噪点和杂色。这时可以使用三脚架,有可能的再使用快门线,选择较低的ISO感光度就可以避免噪点和杂色的产生。Pmh}jO
各种数码相机在不同ISO感光度下的表现不一,应当经过试验,即使提高也应当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因为,尽管后期可以通过软件来进行调整,但是也必然相应的会降低图象的清晰度。Wi+C*u
因此,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就需要考虑选择具有降噪功能以及镜头口径较大的相机,其比较有利于弱光情况下的拍摄。在拍摄时尽可能的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等,尽量不要使用较高的ISO感光度。(
本文来自作者[宛露]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42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宛露”!
希望本篇文章《单反无线快门和有线的哪个好》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单反配件中的遥控器目前普遍都是红外遥控,快门线分为有线和无线(电信号控制,需要装接收器)。一般没人用遥控器,除非上架子自拍或者拍全家福。 红外遥控器优点是简单,特别便宜,一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