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方法有很多,正确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更加有效使我们掌握太极拳的技巧更加迅速。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极拳内劲内气的修炼方法是怎么样的吧!以下仅供参考!
内劲
“内劲”这一名词,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南拳等等所使用的术语,如果将其结合腹式深呼吸的拳种称作“内功拳”,结合胸式呼吸的拳种称作“外功拳”。
太极拳的“内劲”,是用意识指导动作,放松肌肉,动作螺旋式地划弧转圈,反复绞转,松紧交替的锻炼方法形成的。
该放松的肌肉、关节,都要充分放松;该用力的肌肉、关节,都要充分用力(用力的肌肉、关节,仍须有放松的意念贯注其中,使实不死煞,叫做“实中有虚”)。
在刚开始的修炼“内劲”的时候速度一定要放慢,要将全身的动作姿势,逐渐练得正确、细密,让动作达到随心所欲为止。
锻炼步骤上,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即《太极拳论》所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练习日久,外形上全身柔和、轻灵、圆活,体内和手臂有一股浑厚沉重的力量,变换极为迅速、灵活,可以随意转换和集中到某一点。
就是说人体内能量的流动能听从意识的指挥。
这种力量的特点是
柔中寓刚,刚中有柔,似柔非柔,似刚非刚,它像水银那样沉甸甸的,流动又极为快速。太极拳爱好者把它称作“内劲”。武禹襄说这种内劲的作用,能够“运劲似百炼钢,何坚不摧”!功夫下的越深,“内劲”的质量越高。
内气
“内气”,或叫做“中气”。凡是认真锻炼太极拳,符合要领,动作圆转、轻灵、自然的,练到一定程度,能逐渐产生“内气潜转”或“中气贯足”的内体感觉。
首先出现的.是腹内“咕咕”作声(日久后不做声),“气沉丹田”(丹田在脐下小腹部分)逐渐沉得充分,腹中有充实圆满(不是饱满膨胀)的感觉;还会出现手指尖麻、胀、针刺的感觉,手臂有膨胀沉重的感觉,以至有“气遍身躯”的感觉。
这种气流的感觉,不是鼻中呼吸之气,却和呼吸之气相应。如果腹式深呼吸还未练到深细程度,动作与呼吸不够协调,体内气流现象是不会出现的。
练法上首先以外引内,然后由内及外,等到熟极而流,就能内外合一,一动内外俱动。即先从端正练拳姿势入手,身正体松,心静用意(训练神经系统),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内层指挥调节的机能,和对内脏器官和血管管制调节的机能,使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听命于神经系统的指挥,完成细致、协调的运动锻炼。
要达到整体性的“意动形随”,必须以头的“虚领顶劲”领导全身,在身腰灵活的带动下,使手足活动“上下相随”,动作自动化,而又发动于命门(在脊柱中,前对脐),又以放松不用力,动作比较均匀、缓慢为原油是,由此练去,可以得到“内气”的感觉。
气流现象出现于肌膜和脉管间之后,功夫再深一层,气流现象还可出现于骨髓管内,会觉得脊柱与四肢的骨骼里有一线相通的颤动。这就是《太极拳论》中说的“敛入脊骨”的内体感觉。
太极拳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之所注,气即至焉”,“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久练成功,能够增强身体的抗击力和加大攻击性的爆发力。
说太极拳的“内气”是神秘的、不科学的,固然是武断,但要证明“内气”是生理的现象,是科学的,除了实践有得之外,还需实践有得的太极拳爱好者与中西医结合做深入的感觉。
太极拳技击的方法
1.震封引击法
和人推手时,将其两手封闭于两肘处或右手抽左手按,或左手抽右手按,彼必站立不稳,顺其偏斜方向而击发之,彼必跌出。
2.迎门套
与人手相接触时,即以沉劲压量之,人手必上挑,趁其挑势引之,使其上体靠近我身,我以前迎面一靠,彼即跌出。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谈起武术,人们便会联想到武侠电视剧中所说的内功心法,太极拳内功心法与其他武术不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内功健身功效及要领。欢迎阅读!
太极拳内功健身功效及要领
太极拳主张用意念运动,要求全神贯注,集中 注意力练习,做到心静体松的状态,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健身功效。
1.内功就是意气运动,不以形体手势演示动作,完全依赖意念运动演示。是开发神意气潜能的高成次练法。
2.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机能增强,益寿延年。
人们常说的腹式呼吸,也就是太极拳内功,练太极拳内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淋巴毒素的排出。
3.如何修炼。
1、必须坚持长期松、稳、慢、匀,盘拳走架,循序渐进修炼。
2、必须坚持明理练拳,悟七分,练三分,内外双修。
3、必须坚持心静、意专,用意不用力、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修炼。
习练太极拳贵在坚持,长期坚持练太极拳能达到良好的健身功效,太极拳不仅能增强抵抗力,还能辅助治疗疾病。
4、必须坚持抓住丹田炼内功补充后天之气,滋养扶持先天之气,做到心肾相交刻苦修炼。
太极拳整劲内劲的修炼,内劲是太极拳技击的精髓。没有内劲,太极拳就成了空架子、成了好看不好用的功夫、。太极拳自古以来就是御外抗敌的拳法,它也和其他拳法一样有一定的练习步骤和程序,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法虽不同,但万法归宗。
练内功要有三心
一,恒心,诚心,信心。
二,练内功具备三个条件,松,静,自然。
三,练内功三个基本要素,调形,调息,调心。
太极拳的内功是指以?调形?调心?调息?为主要形式修炼;调形,就是调身、调拳架,是练习太极拳中的核心。调形与调息、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
调心是调节人的意念,入静入定,最终实现以意领气、以意行功。调息是运用意识调整呼吸。习练太极拳内功,如果没有人指导或不得要领,那将在很长的时间内,是练不出东西来的。
但是我们只要抓住五大要领,很快就能切入,五个要领就是。
一、拳架形体。
二、意念活动。
三、呼吸方法。
四、气劲运行轨迹。
五、习练功效。
关于练拳功效得分三部分内容。
第一是健身效果。
第二是主治什么病,(众多人练拳实践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经常习练太极拳,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前列腺、类风湿、脂肪肝、便秘、胃病、失眠、腰腿疼等疾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第三是技击功夫,前二点一般来说是中老年人所追求的,技击功夫是年青人所追求的,但是他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一句话抓住上面五大要领去练,就是在成功的路上走了一条捷径。
练习太极拳内功的两大技巧
1、要高度重视练习站桩
有的太极拳爱好者练拳不站桩,其实站桩是修炼太极拳内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功夫的关键环节。站桩通过特殊的静态练习可使形体放松、神意安然、内气顺畅。
培养出内劲,从而太极拳才能达到体用兼备。没有内在基础的太极拳架乃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太极拳的桩式很多,可以说式式皆桩,但基本桩式是无极桩、太极桩和技击桩。站桩效果首先是保持中定。
太极拳是一项稳打稳扎的功夫,练好太极内功,首先要有扎实的桩功,站桩也吻合人体骨骼的最佳受力状态。
下肢的气脉就会逐渐打开,气就会经涌泉上下流动。日久功深,身上的气会与地气结合在一起,下盘就会变得非常稳固,身上的内气就会充满,其劲力就会无穷无尽。
2、规范准确地练习拳架
练习拳架务必规范准确,即要对太极拳(特别是本人所修炼门派)的基本技术规格细致地掌握,这是太极拳内劲生成和提升的前堤和基础。太极拳技术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练习太极拳,如若动作规格不正确,技术不规范,不但影响内劲生成和提升,甚至会造成疾病。为了达到拳架的规范准确。
练拳要掌握太极拳的功理,太极拳是文化拳、哲理拳,学太极拳要学一式准一式,练一式牢一式。
想真正学好太极拳,一定要选一位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师傅。在学习了各式太极拳套路之后,应按照技术规格去细化太极拳的技术动作。
各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及技术规格都有不同,在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身型、身法、眼法、呼吸法及技击法等方面有相通和不同之处,练习者一定要认真体会琢磨。
对照拳照,即对照本门公认宗师的拳照。因为任何师傅在传授武功时,都会有意无意加入自己的经验,其基本拳架和动作都会作些微调,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师傅的教导下,再对照本门公认宗师的拳照.对调整自身的动作的准确性很重要。
太极拳内功心法研究
一、阐述太极拳内功心法
内功心法听起来虽有奥秘,但学习起来并不是那么的神秘。
道家文化法理对太极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很大的作用。道家讲求修心养性,老子提出了?虚其心,实其腹?的讲法。
这里讲的?心?不是人之肉心,而是说人的精神之内心,需要做到无私无欲,达到复归于婴儿的赤子之心。做到心清静,性空明,方能包容众生;纳天地之正气,方能无嗜欲,无烦恼,与世无争。
不管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所讲?心?之含义同一,其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方面说人心,是指人们的精神和意识活动;另一方面指的是?本心?、?真心?,它是对第一方面含义的进一步深化和抽象。
即是?性命?之?性?的意思,与天道相通。?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心?字在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超出矛盾与对立,照见绝对圆满的心灵世界。由此可知,内家拳的内功心法乃是?心无其心,法无其法,非心非法,即为心法?。
二、放松是练太极拳的真谛
太极拳中的门派虽然多,但是拥有着相同的特点。
首先,对于初学太极拳者,必须具备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管你学的是哪个门派,都要端正态度,要从?一?字开始。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学练了一套完整的拳架,就自以为会了,懂了,行了。其实并非真正会了,真正懂了,这只是初级阶段的第一层次。
太极拳讲究全身大松大柔,众多习练太极者将松柔奉为拳的真谛和灵魂,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在习练太极拳时始终贯彻大松大柔的原则,却并没有练出功夫呢?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松柔也有许多窍要。其中最主要的是方法问题,在某一层次上认识理解的问题,也有悟性的问题。练太极拳如果不得其方法和窍要,照样会步入误区。
许多太极拳习练者,只讲松柔,其实只是在肌肉和动作上放松了,自己觉得松开了,实则是懈了,只是自己还不明了而已。 要知道,练太极拳须经历三个阶段,十层功夫和不同的境界体验。
?
太极拳内功的正确练法,应该是先练静功桩守丹田,形成意气和谐合一,内气畅通并增强,或通周天。接着再开始练动功桩,掌握内气的运行运用。
第一层功法逆腹式呼吸法 在盘架子时.配合动作吸气时收小腹、微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动作与呼吸匹配的原则是:起吸、落呼,合吸、分呼,退吸、进呼,...
第二层功法意守丹田法 在盘架子时.意念放在肚脐下1a厘米丹田处.保持逆腹武呼吸。直至丹田有发热的感觉后.进入下一层功法。
第三层功法意守重楼法 意守的位置在喉头下、天突穴上内里1厘米的地方。随着盘架子,逆腹式呼吸照常进行。呼吸要慢匀.直到听不到呼吸出入,
本文来自作者[雅白]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529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雅白”!
希望本篇文章《太极拳内劲内气的修炼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练习太极拳的方法有很多,正确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更加有效使我们掌握太极拳的技巧更加迅速。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极拳内劲内气的修炼方法是怎么样的吧!以下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