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也叫星鱼,在生物学上属于海星纲,显带目,与海参、海胆同属棘皮动物,此种动物的特点是有明显的缘板,管足有吸盘,肛门很小,不能消化的残渣大多经口排出。信天翁海星、泥海星、槭海星光海星砂海星等都属于此种类而且多在深海。西印度群岛最大的网瘤海星辐径约50公分。线海星属(Linckia)多产于印度洋、太平洋一带,由一小块腕能长成一个新个体。欧洲多石海底常见驼海燕。
海星一般有五个腕,但也有四、六个的,有的多达40个腕,在这些腕下侧并排长有4列密密的管足。海星管足的作用是用来捕捉食物和吸附岩礁固定自己的,体型较大的海星有上千只管足。海星的嘴在其身体下侧中部,可与它爬过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海星的体型差异很大,小到2~5厘米,大的能达到90厘米,体色也不尽相同,几乎每只都有差别,最多的颜色有橘**、红色、紫色、**和青色等。
北方的轮海星属和太阳海星属体盘较宽,有许多短腕。棘轮海星有15个腕。钳棘目有带长柄的双瓣叉棘,棘的作用是取食或自我保护。分布在北欧的红海盘车和从白令海到朝鲜半岛的多棘海盘车,都是常见的浅海捕食双贝类的海星。北美西海岸的短刺豆海星长达65公分,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星之一,取食沙钱海胆等。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亚的多腕葵花海星有15~24个腕。中美的菊海星属腕最多能达50个。
海星(Asteroidea)是棘皮动物中结构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类。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生活时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侧具步带沟,沟内伸出管足。内骨骼的骨板以结缔组织相连,柔韧可曲。体表具棘和叉棘,为骨骼的突起。从骨板间突出的膜质泡状突起,外覆上皮,内衬体腔上皮,其内腔连于次生体腔,称为皮鳃,有呼吸和使代谢产物扩散到外界的作用。水管系发达。个体发育中经羽腕幼虫和短腕幼虫。
辐径1-65厘米,多数20-30厘米。腕中空,有短棘和叉棘覆盖。下面的沟内有成行的管足(有的末端有吸盘),使海星能向任何方向爬行,甚至爬上陡峭的面。低等海星取食沿腕沟进入口的食物粒。高等种类的胃能翻至食饵上进行体外消化,或整个吞入。内骨骼由石灰骨板组成。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腕端有感光点。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有的可以无性分裂生殖。
现存种类1600种,化石种类300种,广泛分布于砂质海底、软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种深度的海洋中。
本文来自作者[晚词桑桑]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54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晚词桑桑”!
希望本篇文章《海星的外形特征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海星也叫星鱼,在生物学上属于海星纲,显带目,与海参、海胆同属棘皮动物,此种动物的特点是有明显的缘板,管足有吸盘,肛门很小,不能消化的残渣大多经口排出。信天翁海星、泥海星、槭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