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句话出自《三字经》。没有典故。
而三才、三光等概念是出自于《易传》已及《庄子》等典籍。
释义: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才:指天、地、人。《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三光:指日、月、星。又以日、月、五星合称三光。最早出自于《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
扩展资料:
古人认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
“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不乱,昼夜寒暑依序变化。“地”是指万物籍以生长的山川大地以及各种物产资用。“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应天地以化育万物,最终达到“神于天,圣于地”的理想境界。
《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人的存在意义,跟天与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
人禀承着天地的正气而生于世间,就应当效法天地的高厚覆载之德,用一颗仁义之心来为社会大众作出贡献。
否则,人与禽兽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儒家讲“仁义”,佛教说“慈悲”,基督教、天主教宣扬“仁慈、博爱”,无非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目标,让人同归于善,让人作为名副其实的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而生存繁衍于世间。
倘我们果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圆满落实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则社会人心必然会日趋真、善、美,我们与天、地并称“三才”也就当之无愧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三才
“地才”的意思:“地才”并不是单指地的才能,而是要放进整个句子中来作解释,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古人认为混沌初开时,气之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乾坤奠定后,世上的一切生物便在天地之间繁衍生长,永无休止。而人类则是最高等的生物。因此古人把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天、地、人称为“三才”。
古代阴阳学说认为,白昼的太阳为“阳气”之精髓,黑夜的月亮是“阴气”的魂魄,而群星则排列在天空中,灿烂辉煌,映衬日月。因此古人把日、月、星称为“三光”。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有亲情,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出处:出自宋代王应麟原著,章太炎等增改的《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翻译: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扩展资料:
《三字经》赏析: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诵读时要读准理解对,要领悟其思想内涵,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古为今用。同时对古代文化要扬弃,而不是厚古薄今、全盘吸收,这才是一个有思想的现代人应有的文化素质。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百度百科-《三字经》
本文来自作者[幻兰]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060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幻兰”!
希望本篇文章《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有什么典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句话出自《三字经》。没有典故。而三才、三光等概念是出自于《易传》已及《庄子》等典籍。释义: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