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近体诗 赠从弟冽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古近体诗) 古近体诗 赠从弟冽1
题解 这首诗写于天宝五年(746),是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居住于山东时所作。诗中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情:他认为自己胸怀报国的壮志豪情,又有满腹才华,却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只好隐居,但是心却有不甘,并且躬耕也缺乏相应的条件。诗中用「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等典故表示了自己不受重用的悲愤,同时也传达出了自己虽然受到排挤,但仍为边地的动乱而担忧的胸怀天下之意。
原文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2。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3。自居漆园北,久别成阳西4。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5。桃李6寒未开,幽关岂来蹊7?逢君8发花萼9,若与青云齐。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十。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硅。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
注释 1冽:即李冽,李白的堂弟。2「楚人」二句:据《笑林》记载:从前楚国有一个人,看见一只山鸡,误以为是凤凰,就高价买了来,打算献给楚王。不想山鸡死了,但是楚王依然为其诚心感动,重赏了他。3「献主」二句:是说自己当初入长安做官,正像楚人想要献山鸡一样,十分自信,但是到了现在方才觉悟到过去是迷误了。4漆园:在今山东菏泽北(一说是在河南商丘北),庄周曾在那里做过漆园吏。成阳,代指长安。这两句说自己离开长安,在山东居住,时间已经很久了。5节变:即季节变换。流莺,飞行不停的黄莺。6桃李:《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句,意思是说桃李虽然不会开口说话,但是因为它们有花果,便吸引着人们竞相前去欣赏、攀摘,因此树旁便踏出了一条路来。7幽关:是指幽静冷落的门户,比喻自己门庭冷落,独处幽居。这两句的意思为,天寒桃李尚未开花,自然不会有人攀摘;而我这幽静的家门,又怎么会有人来过访。8君:指李冽。9花萼:指花和萼,这里是比喻兄弟友爱。十东作:是指春耕。携,提携,这里指做伴。傅说:商朝时武丁的大臣,相传他原本是给人打土墒、盖房子的奴隶,后来被武丁发现并予以重用,成了著名的贤臣。降霖雨,即是说傅说被武王发现并重用,就像是久旱的庄稼喜逢甘雨一样。公输:即公输盘,他是春秋时鲁国人,有名的巧匠。据说他曾为楚国制造出了攻城用的云梯,用来攻打宋国。羌:古代西北方的部族。戎,古代对西方部族的通称。羌戎,即是指当时侵扰唐边界的吐蕃。涂泥:涂炭。长策:深谋远虑,长远有效的策略。跬:代表爵位的玉器。执硅,指得到官爵。无由:没有机会。杖策:即策杖,拄著枴杖。蓬藜:是指野草,这里是说草野之间(乡间隐居之处)。他年:泛指以后、将来。尔,你,指李冽。磻溪:又名璜河,在今陕西宝鸡南,相传是当年吕尚钓鱼之处,文王就是在此地发现了他。
译文 当年有一个楚人,不认识山鸡,误以为就是传说中的凤凰,便高价买下送给楚王。而我当年身入长安,也像那个楚人一样信心满满,想要把满腔忠心报效于君前,而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当初实在是陷入了迷途。我自从长安归来以后就一直居住在山东,为时已经很久了。每日太阳升升落落,季节在黄莺的鸣叫声中几度变换。春天刚到,桃树、李树的花朵还没有盛开,那些攀折的人还没有到来,而我幽居之人的门庭当然就更为冷落,无人过访了。但你和我的兄弟之情,却可以与青云并齐了。在那桑树的叶子发绿的时候,村中的女子们就要开始忙碌地养蚕了。晴朗的天气里,布谷鸟在山间鸣叫,农人们在田地里开始了辛勤的耕作。但是我却没有土地,有谁会带上我一同前去耕作呢?如果我能像傅说一样得到君王的重用,如同那久旱的庄稼得到了甘霖,我也会像公输盘制作出云梯一样,为国立功。边地的战事还没有停止,民生正遭战火的荼毒,我却没有机会一展身手,只能白白地叹息,无能为力。我有那报效国家的长远策略,想要以此为国尽忠立功,取得战功以后也不想获取官爵。但却没有机会前去拜谒君主,以陈心愿,只好拄著枴杖走向山野草林之间。以后你要前去寻访我的话,就去当年姜尚钓鱼的磻溪去寻找我吧。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注释
诗中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苹藻、松柏、凤凰三物,以其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胸怀、抱负,激励堂弟,亦以自勉。
《赠从弟·其一》刘桢〔两汉〕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翻译: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赏析《赠从弟三首》作为咏物诗,苹藻、松柏、凤凰虽然着笔不多,却都是画龙点睛,使它们个个风骨棱然。这正是诗人自身高洁之性、坚贞之节、远大怀抱的写照。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就不能将这类无情之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
诗人运笔也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咏苹藻,则映衬抑扬、着色清淡,正适宜表现它的淡泊高洁之性;赞松柏,则辞气壮盛、笔力遒劲,正可与它的抗风傲霜之节并驱;歌凤凰,则笔势宕跌,飘逸多姿,正显现了凤凰奋翅高举的远大志向和潇洒身影。
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朝代东汉末年
译文对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一何:多么。惨凄:凛冽、严酷。 罹( 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本文来自作者[刘文瑾]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097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刘文瑾”!
希望本篇文章《《古近体诗 赠从弟冽》(李白)原文及翻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古近体诗 赠从弟冽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古近体诗) 古近体诗 赠从弟冽1 题解 这首诗写于天宝五年(746),是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居住于山东时所作。诗中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