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辞职吗这么深奥
哈哈
亲身经历:1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如果不转新公司,就让公司开个解聘书,然后自己去三险部门办理,然后就是自己负责交养老和医疗,如果失业交满1年可以领1个月,以此类推。2档案看你公司性质,如果是国企的话,档案在公司人事部,档案一般没有拆开的。自己不能拿,如果新单位需要,则需要新单位开个档案接收信,旧公司会评此信给你档案同事要在接收信上盖章(必须)。如果没有新单位,建议不要拿档案,暂时放旧公司。如果非要拿,就要去本市管理档案的部门开接收信,然后档案就会放在档案管理部门,每年交保管费。3失业证明有解聘证明就可以了,另外这个失业保险没几个钱,而且办理相当麻烦……要有心理准备,就是要你跑盖章,我办1半就放弃了,除非你能拿5个月以上的保险,就是你交了5年的失业保险。
被京东辞退的 38 岁 P7 员工三次胜诉,复职无果反被京东将了一军
1、劳动者要写辞职信。把握好辞职原因,主动辞职,没有经济补偿,也享受不了失业金;劳动者以非自己意愿辞职,那么可以享受经济补偿和失业金。\x0d\2、劳动者要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在月头递交辞职信,找公司离职签字同意。\x0d\3、劳动者按照公司人事部管理办理离职手续,可能要按离职单,找各部门经理签字同意。\x0d\4、工作交接后,公司人事部要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给劳动者社保手册、员工档案,结清剩下的工资。
京东一位 38 岁 p7 员工上了热搜。
原因是这位员工状告京东无故辞退,三次上诉都成功了。
拿到法院同意复职的判决书后,不仅没踏进公司的大门,反而在三天后又一次收到了公司的解聘书。
此外,据多方消息,这位员工正在准备第四次和京东对簿公堂。
网友对此也评论称:京东有点不讲武德了吧,给 38 岁员工一个工作机会怎么就这么难呢?打工人实惨,难道 30+ 的打工人不配有工作?
而京东对辞退这位员工的原因也一直未作回应。
但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京东也坐不住了,决定起诉这位 38 岁 P7 员工。
原因是其在网上恶意散播针对京东的不实言论。
所以,究竟怎么回事呢?
复职“一波三折”,京东不服,起诉了这位 38 岁员工
京东的这波瓜还要从 2019 年 4 月说起。
2018 年 3 月,该员工正式加入京东,担任产业合作一职,职级 p7 ,签了 3 年劳动合同。
2018 年 9 月转正,转正申请中的试用期工作成绩、价值观考核、工作能力考核三项指标均为优秀。
2018 年 10 月,该员工从京东云事业部下属的产业合作部内部异动 (调岗) 至京津冀公共业务部,主要就是负责北京和部委的业务对接及业务拓展。
年底,他就推动了京东云与北京顺义、昌平两个大型项目的签约。
可万万没想到,正当项目开始要落地时,事情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2019 年 4 月,领导告诉他说能力不行,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离职,要么内部调岗。
这波操作实在是让人很迷惑啊。
后来,事情就变得更迷惑了。
原本按照他们的说法是可以让该员工内部调岗的,这位员工也经过内部协商与京东数科的智慧城市事业部、京东物流的一些内部部门作了协商,并且他们也同意接收他。
可是,当他休假一周回来后,他们的态度就都变了。
留给他的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主动离职,给其 N+1 的赔偿;二是强制性解除合同,同样有 N+1 的赔偿。
与此同时,他的电脑、工牌也都被处理了。
而解聘的理由也是让他哭笑不得。
解聘书中给出的理由是:
可据该员工了解,同部门的其他同事都还在正常工作,公司也没发生组织架构调整。
这是什么奇葩的理由。一气之下,该员工决定将京东告上法庭。
2019 年 4 月,该员工正式向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2019 年 10 月,法院的裁决书出来了。裁决书中表示:
很快,京东就对此结果提起上诉。
但由于受疫情影响,京东也未同意网上开庭,所以事情一拖再拖。
直到 2020 年 6 月,一审判决结果出来了,京东再次败诉。
本以为京东能接受审判结果,可京东又一次提出了上诉。
虽然京东这一次主动提交了该员工已经找到工作的“证据”,但还是败诉了。
这一次,京东没有选择上诉。
11 月 9 日,本以为维权成功,可以复职的该员工找到京东的 HR 询问如何复职。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不仅连门都没进去,还被当做来闹事的离职员工。
三天之后,他就收到了来自京东的第二封解聘书。
这一次,解聘书给出的理由是:
what?
原来,早在 2019 年 9 月,京东就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针对该员工的名誉权诉讼:称其在网上恶意散播针对京东的不实言论,包括《我在某东的第X天》、《某东云诈骗地方扶持资金明细表》、《举报内部腐败,我被京东云告了》等,京东要求索赔 50 万元人民币。
而对此,京东方面表示,此事仍在处理之中。
对此,网友也表示,看来这一次这位员工或许刚不过了。
但结果如何,也还要等时间来裁定了。
互联网大厂裁员普遍不讲武德?
而由京东裁员的事件也引发了网友对互联网大厂裁员的声讨。
事实上,最近几年,互联网公司频频爆出有争议的裁员事件,愤慨的声音越来越多。
比如,2019 年年底,神州优车一段裁员视频在网上流传,两名 HR 站在被裁员工的工位旁,直接宣读辞退书,要求员工立刻收拾东西走人。
有人称这类裁员为“圣旨式裁员”,单方面宣布,不接受协商,不接受提问,不接受反驳。
再比如鹅厂也发生过类似事件。
2019 年一名在腾讯工作 7 年的程序员称遭到腾讯的"羞辱性裁员"。
不过,根据腾讯方面的说法,这名员工因为不履行工作职责而被辞退,劳动关系属于依法解除,同时也在劳动仲裁中得到了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此前不久,以游戏直播闻名的虎牙公司也发生了一场疑似“暴力裁员”的事件中。
被裁员的当事人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因为拒绝签署辞退书,被虎牙公司的 HR 带着 5 个人抬出了公司。
随后,虎牙公司发布声明,表示被裁员工是因为违纪行为被辞退,同时对辞退过程中的欠妥行为致歉。
有网友也就此调侃:
不过,针对互联网大厂的这种“不讲武德”的裁员行为,有网友表示:
在国外,这种现象就很多。
据统计,硅谷各大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没有超过 40 岁的,平均年龄大一些的可能就是惠普或是 IBM 这样的计算机科技公司,但没有超过 38、39 岁,谷歌苹果这样的大厂平均年龄也只有 30 到 31 岁,Linkedin 和 Facebook 仅仅只有28、29岁。
同样的,这位京东 38 岁的 p7 员工也在其自述中谈到了这一困境:
一方面,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996 机制下,年轻人更有体力与精力优势。
而年龄大的员工也消耗了更多用工成本,这些公司一方面需要降低用工成本,一方面需要为年轻一代释放出更大空间,这是企业利益机制决定的。
其次,互联网行业变化太快了,互联网大厂们多偏重于应用创新,而应用创新的研究方向更多是年轻人的喜好与潮流,年轻人更懂年轻人,且没有包袱,干劲足。
当然,互联网大厂们选择年轻一代们无可厚非,但站在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老员工也并非没有价值,一味的淘汰或许对企业来说也绝非利事。
本文来自作者[惜春]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146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惜春”!
希望本篇文章《办理好手续后还有什么程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你说的是辞职吗这么深奥哈哈亲身经历:1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如果不转新公司,就让公司开个解聘书,然后自己去三险部门办理,然后就是自己负责交养老和医疗,如果失业交满1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