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专业和辅修在中国一般指在大学期间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获得另一学科的学士学位,其实这是二个不同概念:
第二专业指双学位,通常指双学士学位。其中第二学士学位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脱产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两年,达到某高校学位授予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与第二学士学位不同,辅修专业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辅修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士学位,未达到申请学士学位要求者可视相应条件获得辅修结业证书。
所以,在大学期间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获得另一学科的学士学位,应该叫辅修双学位,不能称为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因为我国第二学士学位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脱产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毕业才能叫第二学士学位。
不是每个大学都开设辅修双学位,具体情况可以访问查询具体大学教务处。
辅修双学位报名需要条件
1、一已修满二个学期课程,主修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均成绩良好以上,学有余力、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均可报名。
2、二学生在校期间只能申请一个专业作为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或双学位。
3、关于在校本科生修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报名工作的通知可访问具体大学教务处查询详细情况
辅修双学位报名资格限制
1、有2门(含2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不得修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
2、各开办专业按照报名学生的学分绩点由高到低排序,择优确定修读名单以及可以选择的科目。
2、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选修课大二开始有,大一没有的。
大学第二专业是什么?
基本就是辅修专业。可以放弃,但是你要学的话要额外交学费,放弃之后自然不可能退钱给你。辅修事宜,各个学校规定是有所不同的。我这里说一般情况:辅修专业是有人数限制的,只有本专业成绩靠前的才有可能得到辅修资格,这个成绩一般就是指大一的成绩,所以一般是大二才会有辅修报名。有的学校还有对挂科的限制,如果你本专业或者辅修专业挂科数超过一定数目,你的辅修专业将被强迫停止。最后说一下最重要的问题,关于辅修的证书。大部分的辅修证书不会单独发,只是在你的本专业证书上再加上辅修专业名称,也就是说你本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但凡是个明白的用人单位都能看出来。还有少量第二专业(这里就不叫辅修专业了),其学习强度不亚于或者强于本专业学习强度的,可能会单独发学士证,这个时候两者的含金量就是一样的了。你也就是货真价实的双料学士了。用人单位也就会对你青睐有加。至于你说的是不是只有本科才有,我想是的。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事实上这样的深造出来的人才不是越来越“博”,而是越来越“专”。本科能多学点就多学点呗,以后深造的话,你的研究范围实际上是越来越小的,但是会越来越深。以上信息希望对你有用。
大学第二专业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同时,同时学习的另一个专业。
“第二专业”也成为“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
当达到全部要求后获得教育部统一制作、授权颁发、学信网注册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获得高等院校颁发的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历证书和高等院校颁发的辅修学位证书。
扩展资料:
双学位教育属于本科教育的范畴。是为了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探索跨学科组织教学模式,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
双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
完成所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它教学环节,不低于一定学分,且考核成绩合格,在获得第一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经学校核准、颁发第二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招生范围是大二学生,报名条件是成绩较好,无不及格学科,以及满足各学校的其他要求,经录取后从大二开始学习。一般授予学位要拟写论文并通过校学位委员会答辩,不符合授予学位的仅发放辅修学历证书。
百度百科-双学位
本文来自作者[孤曼小姐姐]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199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孤曼小姐姐”!
希望本篇文章《什么叫大学第二专业和辅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大学第二专业和辅修在中国一般指在大学期间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获得另一学科的学士学位,其实这是二个不同概念:第二专业指双学位,通常指双学士学位。其中第二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