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新闻稿
主要分为以下五个要点:
1.新闻稿的第一段简洁明了,说清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即可。
2.第二段要将活动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出来,可以引用重要人物的讲话等。
3.第三段主要写活动的意义,要有层层递进的感觉,使感情不断升华。
4.各类名称要用全称,注意字体字号,用词的严谨准确性以及语法的正确性。
5.新闻的题目一般为“‘某某’‘举办’‘某某’活动”,讲究言简意赅,注意新闻的时效性。
20xx月11日,xx小学开展植树节活动美化校园。
xx小学迎来了樱花树、枫叶、木槿花等多种花木, 让它们住进了xx小学的校园。师生齐动手,这些花木在xx小学的校园里安了家。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负责花木的灌溉、维护。
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是校园建设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xx小学开展植树节活动,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净化了育人环境。
通过校园绿化美化,让大自然的美景走进xx小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春天般的温馨,为xx小学的师生创建了健康、快乐的学习和工作的环境。
小学植树节活动新闻稿2在学雷锋月之际,为弘扬雷锋精神,美化校园环境,3月12日xx小学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植树节系列活动—绿化环境,从我做起。
上午升旗仪式学校进行了活动动员,随后四年级少先队员代表利用早已准备好的清洁工具,投入到清理校园垃圾的活动中。队员们戴上手套,提着垃圾袋一一清理草坪上的纸屑、花坛里的树叶及绿化带内的垃圾,大家都认真仔细地“搜寻”着,不让任何一个角落被“遗忘”, 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几袋垃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操场上的垃圾不见了,校园变得更干净了。
下午xx等七位老师代表在我校方正园内进行了一次植树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热情高涨,团结合作,为树苗培土、浇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株又一株的小树苗屹立在了春风中。
三月春风轻拂面,雷锋精神溢海棠。通过这次活动,师生们不但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而且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雷锋精神,营造出清洁美好的校园环境,让活“雷锋”就在校园里,就在我们身边。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环保意识,懂得了“绿化环境,从我做起”的重要性,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小学植树节活动新闻稿3在第xx个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xx小学组织开展了“贡献力量、奉献绿色”的植树节活动,全校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美化家园作贡献。
3月9日中午,在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几十名学生代表兴致勃勃的在校园内植树,他们拿着锄头、水桶等劳动工具,五人一组,分工协作,挖坑、填土、浇水,每个环节大家都一丝不苟,活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成为春天又一道美丽的风景。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使参与学生了解了植物对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提高了爱树护树的意识,并促使大家将这种意识化为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爱护树木,保护树木,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了绿色的希望。
如何将大学里的新闻稿写得最好?
把我在学院做助管时候写的新闻稿发给你吧。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新学期伊始,学院大家庭迎来了11名硕士研究生新生的加入。为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我院于9月6号晚在XX举行了2010级硕士研究生迎新会。
会议由学院XX书记主持,X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全体老师向新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向新生介绍了思政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要求同学们尽快适应研究生身份的转变,掌握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安排好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规划,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李书记还特别强调了科研过程中学术道德的重要性,成才必须先要成人,学术道德问题不仅关乎同学们自己的前程,还与导师、学院息息相关。
XX书记给大家播放了2009年5·4青年节胡总书记来农大视察的视频,展示了2010年5·4青年节胡总书记给农大学生的回信,他提出新生们应按照胡总书记的指示,牢固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掌握过硬本领,在热情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书写美好的人生。
研究生新生首先对学院的迎新工作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和学长、学姐展开了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老生们根据自身的经历给新生们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鼓励师弟师妹们抓住两年的短暂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新生们也纷纷表示将会珍惜学习机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2010级研究生新生在崭新的学习生涯中一定能够大有所为!
急求一篇五百字的大学校园新闻啊 !!
1、在写稿之前看一些新闻稿相关的理论知识。
2、时不时的练习写新闻稿,多和写新闻的学长学姐多接触,和他们接触交流,你会吸收很多他们的经验。
3、在写稿件前不如参考一些类似的新闻。
4,写完稿件让前辈修改,可以发现问题,当作经验,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希望这对你有帮助。
如何写高校校报好新闻推荐理由(或评论?)
为促进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由xx学院xx部门举办的“xx”知识竞赛于x月x日晚七点在大礼堂举行。竞赛由商学院全体大一新生参加,x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部长出席了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部分班级的班主任也亲临现场,为其班级加油助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派三人参加。比赛共分七个环节:绝对较量,真假难辨, 雪中送炭, 速战速决,针锋相对,青春飞扬,谁与争锋。绝对较量是必答题环节,每班抽一组题目作
答,每组题目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各班都实力不俗, 得分差距不大。在接下来的真假难辨环节中,由于有时间限制,各班准备程度不同,分数开始有了较大差距。雪中送炭为观
众抢答环节,可为答对同学相应的班级加分,各班同学踊跃参与答题,为班级争得荣誉,活跃了现场气氛。各班抢答的速战速决环节气氛较为紧张,参赛选手集中精神,反应迅速,其中a班选选手反应迅速,取得较高分数。在针锋相对环节中,有多套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手可自选一套进行答题,题目均有一定难度,各班分数差距再次被拉开。
由各班才艺展示的青春飞扬环节缓和了选手及观众的紧张情绪,各班选手精心准备的配乐诗朗诵,唱歌,独奏等节目使现场气氛十分轻松,由评委为各班节目打分。最后是针锋相对环节,选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作答,各班均不示弱。几轮紧张的答题过后,各班最终得分也趋近明朗。最终,b班凭借绝对优势夺得冠军,c和d班以优异成绩获得亚军,e,f,g班位居第三,其余班级获得纪念奖。赛后各班获奖选手与x学院部长级以上干部合影留念,至此,x学院团学办公室举办的“xx”知识竞赛圆满结束。
赛后,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这次竞赛,他们增长了祖国历史,奥运,校史等方面的知识,更加热爱祖国和学校,受益良多。
可以吗?
自1895年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创建时创办的第一张校报算起,校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高校校报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但如今校报的地位和作用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校报自身的弊端日益凸显,比如出报周期长、实效性差、过分强调弘扬主旋律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忽视了内容的贴近性,二是市场化的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等对校报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把校报办成一份既受校内师生欢迎,又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刊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种挑战不是一个高校面临的问题,而是全国各高校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办好校报,展露它应有的活力和影响力,必须在坚持正确的办报理念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秉承优良传统——权威性
党委、行政机关报的性质决定校报应秉承机关报的权威性。作为机关报,校报应责无旁贷地秉承机关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形势下,各地的机关报也都在探索如何发挥主流媒体权威报道地位和作用。这点从一些党报现在办报口号中不难看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广州市委机关报《广州日报》提出“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塑造公信力媒体”,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提出“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等。无论是“影响力”也好,“公信力”也好,“权威报道”也好,这些口号其实都只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让自己的报道更具“权威性”。这个“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机关报是代表党委发言,是党的“喉舌”,报道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应及时、准确地传达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
在这一点上,校报其实已经很好地秉承了机关报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翻看各校校报,基本上一版都是“要闻版”,刊发的内容也多是学校党委、行政方面最新的各种资讯。但也要提防犯“空泛”的毛病,在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委、行政的最新精神、政策等的同时,又要遵循新闻的传播规律,把新闻价值放在报道的重要位置,避免“领导讲话、会议、活动”中“空话多、废话多、套话多”的现象,把读者最想知道或者编辑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通过有限的文字和版面传达给读者。
“让他们感觉到就是自己身边的媒体”
机关报在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既及时,又准确,还有权威性。但这种权威性往往又导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贴近不够”。同样注重权威性和职能性的校报也往往难逃“过于严肃”“枯燥呆板”的局面。
新形势下,高校要办好校报,仅有机关报的权威性是远远不够的,校报应该借鉴都市报的贴近性,应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作为办报的一条准则。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16号文件,也明确地提到了这一点。
要赢得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的好评,不仅要让他们认识到校报是他们值得信赖的校园主流媒体、权威媒体,还要让他们感觉到就是自己身边的媒体,反映了他们最真实的状态,提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并且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
彰显“青年特色”
从中央到地方,从校外到校内,现在的报纸有很多,适合大学生看的也不少,但是在众多报纸当中,《中国青年报》是最受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报纸之一。《中国青年报》之所以长期来倍受青年人的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刊发的报道有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责任感,能及时洞察青年人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面临和遭遇的种种新问题。对青年问题反应敏锐,观察深刻,特别突出“青年”的特点。这对办好校报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青年群体是朝气蓬勃的一代,尤其是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多数是“80”后、甚至“90”后的情况下,如果校报办得一点活力、一点生机都没有,天天都在讲一些“大而空”的东西,怎能得到青年读者的认可呢?在采编过程中融入了青年报所体现出来的敏锐性与青年人所具有的朝气、锐气和活力。以青年人的视角看问题、以青年人的视角思考问题,必然会在校内外读者群中产生强烈的反响。
一份“校内教育报”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校作为育人的地方,校报毫无疑问还应该承担其育人的作用。校报既是学校党委、行政机关报,校报的读者群也主要是校内的师生,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校报是一份校园内的教育报。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校报育人的地位和作用,被它所承担的“宣传工具、宣传阵地”的形象给抹杀了。对于怎么办好校报、怎么发挥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育人作用却没有重视。这样的报纸即使出报,它的地位和作用充其量只是对学校历史的一种简单的“记录”,这种“记录”不要说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了,就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估计都很难。高校办报育人,润物无声,应该充分体现在校报上。
新形势下如何办好校报是值得高校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秉承机关报的权威性”、“借鉴都市报的贴近性”、“彰显青年报的敏锐性”、“体现教育报的育人性”这种“四位一体”的办报理念,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朱建华)
本文来自作者[凡露]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24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凡露”!
希望本篇文章《大学社团活动新闻稿_活动新闻稿怎么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活动新闻稿 主要分为以下五个要点: 1.新闻稿的第一段简洁明了,说清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即可。 2.第二段要将活动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出来,可以引用重要人物的讲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