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上,我从许智宏校长手上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北大录取通知书,从那一刻起就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期待着踏入北大校园。”
北京大学新生报到当天上午,作为抗震救灾小英雄而保送北大的北川中学学生申龙,独自来校报到。
减免学费并获得爱心大礼包的申明来到北大后的第一印象是校园很大,有种家的温暖。
9月12日上午9时,来自北川中学的羌族学生申龙在老师、学长的指引下,进入了北大学生资助中心设置的“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
走过“绿色通道”,申龙在一位四川籍师兄的陪同下到经济学院的工作台办理入学手续。一路上,申龙不时向师兄询问北大的选课学习、时间安排等情况。谈到以后的大学生活,申龙说,他还需要慢慢了解,慢慢适应,然后做一些规划,开学后要用心读书,多参加实践活动,全方位锻炼自己,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特别是要为家乡的重建作贡献。
申龙说,被北大录取对他来说有点像天降好运,因为去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读书是他这个农村孩子的美好愿望。在北大读书,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家乡北川,代表四川。
对于今后的大学生活,申龙还没有明确的规划,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参加勤工俭学。“家里还有个弟弟要读书,我不想再给家里增加困难。”当得知自己可能获得一等新生奖学金,有5万元的奖励时,一直腼腆地低着头的申龙露出惊喜的表情。
“我早来北京当奥运志愿者了。”申龙说。
奥运会期间,在“中国故事”文化展示区的四川“祥云小屋”内,活跃着申龙接待游客的忙碌身影。残奥会开始后,申龙再次走进“小屋”,延续着自己的志愿之梦。
他住在朋友家,每天早上6点起床,坐近2小时的车到达“祥云小屋”。在当志愿者的日子里,他每天坚持练习英语口语,在北大开学前一直忙碌着。
除了早起温习功课,申龙晚上回到住处后还勤奋学习。他每天要背10篇英语课文。“北大都是尖子生,我想利用暑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申龙说,“提前过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学英语和当志愿者。”
暑假期间,他还在西城区的一处培训点,每天强化4个小时的英语口语训练,矫正口语发音。几天的强化训练后,申龙的口语进步很大,他笑着说,他连说梦话都是英文的。(记者:邱乾谋)
北京大学八千余中外新生报到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
此前备受争议的北大燕京学堂,迎来首届新生。北京大学2015级迎新工作因为雨势尚未停歇,从室外转至室内,而前来正式报到的8000余名本、硕、博新生中,包含数十名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首届新生,和4名囊括2015年国际化学奥赛全球前4名的本科新生。
雨下个不停,启动临时迎新预案
雨仍下个不停,新生们则移至邱德拔体育馆内的接待站自行报到。
“因为下雨,所以临时从室外转到室内,这是2015年最大变化。”负责学生工作的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向新京报记者解释,每年迎新都会有此种应急预案,根据情况随时启动。
叶静漪透露,学校还在第二教学楼一层为家长开辟休息室,农园食堂夜间也将延续多年以来传统,为找不到住处的家长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北大餐饮中心表示,所有食堂在昨日均延长营业时间至下午2点,保证让晚到的新生、家长吃上热菜热饭。
新生
应到新生总数达到8301人
昨日报到的是北京大学大部分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新生,据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统计,应到新生总数达到8301人。
本科生方面,北京大学招办介绍,2015年,学校共录取本科新生4006人,其中校本部3175人,医学部831人。
在这些本科新生中,共有15人参加国际奥赛,“得了14金1银,而我国各科代表队在国际5大学科竞赛中总共才取得20金3银的成绩。”北大招办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介绍。
特别是本届化学国际奥赛中,该负责人称,4名保送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新生,不仅全部荣获金牌,更历史性地包揽了世界前4名,其中,来自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16岁少年欧阳逸夫,摘得世界第一名。
准备
北京理科状元暑假仍在“备考”
2015年北京两名高考状元中,昨日到现场报到的是理科状元刘智昕,在父母陪同下到校办理手续。
为了准备英语分级考试,她8月起就开始在家通过手机背诵了数百个托福单词,“光华管理学院大三大四有出国交换机会,我还挺期待的,研究生时如果有机会也会出国。”
师生
美国姑娘中文与校长交流
昨日,北大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首届新生正式报到,根据此前公布录取结果,99名新生中,超7成来自海外。
美国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Mary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10月,这名美国姑娘以高分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6级),在报到现场,Mary还和北大校长林建华用中文进行了交流。
Mary说,中文老师给她起名史娴婷,大一暑假,她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了一个暑假的中文。
那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回国后,她继续在普林斯顿东亚研究系学习,还专门选修古代汉语班。
就连毕业论文也与中国有关。“因为《尚书》对西方学者而言太难了,所以导师就鼓励我研究《尚书》。”Mary专门翻译了《尚书》的部分章节,并试图从哲学和政治角度进行分析。
这是她认为自己能入选燕京学堂的优势所在。目前,Mary还没想好自己的专业方向,“但应该是历史或哲学方向。”她还想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成为一名教授,或者律师。
不过,因为已多年未再来中国,“中文有些忘了,我也在恢复中文水平”,她说,好在来自新加坡的室友中文很棒。更棒的是自己在北大勺园的宿舍既有空调,又有洗手间,“而且是全新的,比普林斯顿的宿舍还要好。”
81岁退休教授成“迎新大使”
向迎新接待站望去,田昭舆的花白头发十分醒目,他坐在城市与环境学院接待站旁的蓝色塑料椅上,有时,还会起身与新生和家长交流一番。
他是北大城环学院的一名退休教授,学生口中的“田爷爷”。如同往年,他又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从北大教师生活区承泽园的住处来到迎新现场,“田爷爷每年都会到城环的迎新站点跟新生分享经验。”北大城环的学生说。
他俨然成了学院的“迎新大使”,北大新闻网的一篇报道透露,“从退休起的每一年,田昭舆都会全程参与迎新活动,热情问候每一个报到的新生,详细叮嘱入学初期的注意事项,并与随行家长交谈沟通。”
田昭舆说,尽管自己2015年已经81岁,但感觉身体还算硬朗,家离学校也不远,“更重要的是心里放不下学生工作”,就坚持尽量每年都来迎新现场帮忙。
“学院选我去接待,也是因为家长对我比较尊敬。”田昭舆说,2015年由于体育馆一层一般不允许家长随同新生进场,他没能像以往那样,和更多家长对话,但对于北京家长,他会建议他们不要让孩子周末回家,不能白白浪费周末的两天学习时间。
他还建议家长,不要像中学那样看待孩子在北大的学习情况,“不能一味要求还考90多分,在北大能考85分以上就很不错了,除了学习,学生还应在大学锻炼多种能力。”
关注
百台电脑赠贫困新生
据统计,2015年北大录取农村学生比例为19.14%,较2014年增加0.64%,实现多年连续增长。
根据北大学生资助中心开学前统计,约有500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新生得到北大为其制订的专属助学金方案,即个性化绿色成长方案。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向新京报记者透露,2015年北大的助学金方案改由“基本保障型”和“成才支持型”两类组成,根据家庭情况不同,2015年最高资助额度为2万元,“主要是孤儿,足额覆盖他们的在校所需费用。”
北大给贫困生准备了17种生活用品,其中有罗氏慈善基金会捐赠的100台单价4000余元的笔记本电脑,赠予部分没电脑、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
经济困难新生还获赠2016年暑假优才拓展资格,有机会到外地企业、博物馆等地学习交流,并获赠包括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火印》等书籍。
“2015年最大尝试是在开学前就为受助新生建了微信群,让他们提前交流。”杨爱民说,他们将受助新生分成10个微信群,以让新生提前查到自己在本学年将获得的所有资助项目。
本文来自作者[火庭]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59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火庭”!
希望本篇文章《抗震英雄北川中学学生申龙北大报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在6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上,我从许智宏校长手上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北大录取通知书,从那一刻起就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期待着踏入北大校园。”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