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冠军陈更:北大读博7年未能毕业,是名气“害”了她吗?
在节目中,她凭借自己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击败了来自中科院的在读博士生。这场比拼也她吸粉无数,临危不乱的气场更是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从那之后她的名气越来越大,而她自己也变得非常自信。
这个节目又举办了很多届,而她连续参加了其中四届节目,成为了这档节目中令人惧怕的王者。按理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文科生发挥的平台,而她一个理科生,却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驻场。
人们原本以为她的人生会走得顺风顺水,没想到成名之后,她的学习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或许是因为长时间录制综艺耽误了学习的时间,又或是因为心态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说五年就可以拿到的博士毕业证,她花了七年的时间都没能毕业。
虽然读士的过程确实非常辛苦,也有很多博士生在求学过程中,都出现延毕的情况。但是人们觉得她的学识能力更加优秀,因此延期两年都没能毕业,还是让不少人觉得惋惜。现在国家对于博士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如果长时间延毕,她有可能会因此被退学。
虽然有很多网友都希望,她能够尽快收心顺利完成自己的博士阶段学习。但也有很多人觉得,她因为长时间在外面抛头露面,早已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去搞科研,觉得她这是在自找麻烦,毁了原本光明的前途。
其实客观一点来看,她之前在节目中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也能证明她确实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才女。读博的过程漫长又艰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理想的科研成果,何况她的主攻专业还是比较困难的理科。
因为需要参加活动或综艺节目录制,她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投入到科研时间上,这导致她的毕业进程一再推迟。何况对于她来说,即使没有办法拿到博士学位,她仍然是一名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学生。
如果博士毕不了业,意味着什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小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学科,都在尝试建立对它们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倡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句话听起来很具诱惑力。然而兴趣之所以为兴趣,是它不具备任何功利性,不具备任何目的,它存在唯一的意义是:让你身心愉悦。若是把兴趣爱好当成职业,兴趣爱好便不再单纯,你也不再那么快乐。
才女弃文选理
在《诗词大会》一炮而红的陈更,生于1992年,长相清秀。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童年也没什么传奇的事迹。她就跟很多90后的女孩一样,循规蹈矩地慢慢长大。唯一让很多同学和家长羡慕的是,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妈妈是老师的缘故,她们家从小就很重视教育,崇尚读书。陈更老家的房间里就放着两个旧书架,里面放满了旧书和旧杂志。
陈更小时候,没事就喜欢去书架上面找书看。她的阅读十分广泛,有八十年代的流行小说,也有《故事会》一类的杂志。从小,她就被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或许是从小就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给她的学业之路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此后她的学业无论处在哪一个阶段,都在学校名列前茅。
陈更高中毕业之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同济大学录取。对于这个结果, 在老师同学还有家长的眼中,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陈更一直都是学校重点栽培的对象。
在高中分科的时候,陈更也和大多数的人一样,出于将来好就业的考虑她选择了理科,尽管她自身更热爱文学。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她也出于同样的考虑,选择了同济大学的自动化专业。
才女保送北大
很多人说现在中国学生的学习状态是:高中拼了命学,大学拼了命玩。这样的普遍规律在陈更身上并不受用。虽然已经成功考取同济大学,但是她并没有由此放松警惕。恰恰相反,“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同济大学陈更遇到了更多优秀的人,这让她学起习来更加卖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之下,她的各项成绩都在学校数一数二,并且她修的课程,几乎接近满分。由于优异的成绩,陈更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各种优秀的荣誉以及各级奖学金。就连国家级奖学金,她也成功获得了。
由于陈更大学期间,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学校直接保送她去北京大学读博。毫无疑问,普通的学生从研究生到博士需要消耗几年的时间,而陈更却将这个过程缩短了一大半。
从本科到博士,陈更一直从事理工类方面的研究。进入北大学博后,从事的也是力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专攻于智能康复机器人控制设计。 谁也没有想到,表面看来如此勤奋地专研理科,并且优异成绩的陈更,在骨子深处,却住着一个才华横溢的文艺才女。
兴趣被点燃
其实从陈更进入同济大学学习时,她就发现身边有好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琴棋书画各有精通,再加上同济大学的环境十分优美。校园里的河流旁至养着孔雀和天鹅。这样的学习环境,让陈更的艺术细胞一下就被点燃了。她还选修了**鉴赏等艺术课。
这一次,她不再选择压抑自己的爱好,她要将自己对于诗词,古典文学的热爱一下全部激发出来。因此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之中。她开始报名参加多档文化类节目。2013年报名了《中国好诗词》,2014年参加了《成语英雄》,2015年又参加了《唐诗风云会》。
随着参加的节目次数越来越多,陈更的文学热情更加高涨了。后来,她又去到了《中国诗词大会》,她在这个节目呆了四年,她未曾想到这个节目会让她一炮而红,她凭借对中国诗词的深刻了解,和不俗的气质成功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冠军。
陈更顿时火遍大江南北,她的出现,仿佛顿时唤醒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很多人突然感受到中国诗词的无穷魅力。
在她爆红之后,也拥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她在参加综艺节目的同时还举办分享会、做推广大使。随着她走红之后,关注度和曝光度也增加了。这对于她来说,也不全是好事。为了应付这么节目和活动,她也要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
陈更也并不是神童,她获得今天的成就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当她把大部分的精力投身到兴趣爱好上面之后,她的学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延期毕业
陈更在上大学之前,一直都选择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深藏于心中。因为她觉得从事理科能够给她带去更大的就业前景。然而从她开始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后,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爱好中,对自己的学业难免有所忽视。因此,本来博士生五年就可以毕业了,可是陈更六年了还一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网友们对陈更延期毕业的事情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陈更在北大这么高的平台,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机会,做祖国的栋梁之才。也有的人认为陈更勇于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东西,这种勇气难的可贵。
可是静下心来想想,陈更这样频繁通过参加综艺节目和活动真的是在潜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吗?文化类节目兴起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它暂时给了人们一片心灵净土,可以停下来感受一下诗情画意。但是人们振作之后,仍然得为了生计日益奔波。
几档综艺是无法完全让人们深入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的,陈更要是真想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在图书馆,在课堂更加努力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过早消耗自己的能量。
再说,当兴趣爱好成为了自己的职业,那它还能具备原始的魅力吗?现在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了。陈更应该静下心了想想如何在学业和爱好之中取得一种平衡。
如果博士毕不了业,就意味着将来很难年薪百万,活在其他人仰望的目光里。
博士想要毕业,就要做好实验。只要实验做得好,那就是同学敬佩、老师欣赏,父母也会感到欣慰,自己也不枉勤学苦读20年。但是,想要做好实验,不是有天赋、够努力就可以,还需要相当的运气。
数据显示,今年有近30所高校公示清退了超过1千名硕博研究生,如果说硕士研究生要求你在专业领域有所深究和建树,那么博士研究生就需要你具备相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能能够学有所成,还要能够引领突破。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博士研究生按期毕业的难度。
大多数博士无法正常毕业,主要是因为3点原因。
1、无法兼顾家庭和学业。很大一部分博士研究生,都是结婚生子以后再来读博士,那么不论你如何辗转腾挪,家庭琐事和实验论文,都会排山倒海地压迫着你的脑力和精力。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几乎没有属于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想要读书学习、实验论文,就必须要见缝插针地抓紧一切机会和空闲,利用碎片时间来赶进度。
尤其是很多女博士,抚养和教育孩子本就不易,但是在安慰、劝解、引导和照顾孩子之余,她们必须像“马达”一样精确计算自己的学习时间,随时随地开始研读文献,思考分析和撰写论文。很多博士妈妈都抱怨说,“等到毕业,一定要大哭一场。”
不得不说,考上博士难,顺利毕业更难。
2、学业压力太大。攻读博士,周围全是天才学霸、教授专家,和这样一些专业领域的“大牛”为伍,无时无刻都能看到他们令人羡慕、钦佩和叹服的惊世才华,即便你想混日子,可是身处这般境地,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和意志,来跟随和追赶导师和学长的脚步。
可想而知,在积极优秀的科研环境中,如果你不够努力,不但会自卑,也会自责。
当你身边的“大牛”不断获得奖励和荣誉的时候,你会既感到庆幸、骄傲,又感到焦虑和不安。你可以逼迫自己不断地努力和拼命,但是,实验和论文的顺利与否,除了天赋和努力,还需要运气和时机。
坐不了“冷板凳”,顶不住学业压力,想要博士毕业,更难!
3、博士论文不好写。等你“过五关斩六将”,试验有进展、学业有突破,归根到底,还是要体现在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上。
大多数研究生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都是废寝忘食、茶饭不思,不得不说,想要写好博士论文,就得扒层皮。“要有专业性、精深度,还要有创新性。”不但要形成自洽的体系,还要体现出你在相关专业领域做出的系统性贡献。
或许对于天才学霸来说,5年时间里做出两三篇SCI论文不是难事,但是我们依然看到,每年都有许多博士生因为论文发布问题而导致“延期毕业”。
如果博士毕不了业,意味着什么?
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博士都需要“延期毕业”,所以说,被家庭、实验和论文所累的,其实是很多人。但是我们勤学苦读20年,终于走到博士研究生这一步,即便是延期,我们也不能放弃。否则我们花费的时间、青春和精力,还有金钱,可真就是“奔流到海不复回”了。
如果博士“延期”依然毕不了业,甚至被“清退”的话,损失就实在太大了。花费4、5年的青春年华,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得不到博士学位,既不会得到父母和家庭的理解,也不能避免自己的难过、自责和自卑,甚至进入社会和职场,也很容易成为被嘲弄的对象和话题。
还能怎么办?只能是继续坚持!
本文来自作者[訾爱丹]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183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訾爱丹”!
希望本篇文章《诗词大会冠军陈更-北大读博7年未能毕业,是名气“害”了她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诗词大会冠军陈更:北大读博7年未能毕业,是名气“害”了她吗?在节目中,她凭借自己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击败了来自中科院的在读博士生。这场比拼也她吸粉无数,临危不乱的气场更是让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