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一、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二、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三、出处
唐代李白的《侠客行》。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这句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侠客行》,这四句诗描写了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也表现了李白内心对于行侠仗义,仗剑江湖的向往。
其意思是:
侠客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干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
扩展资料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侠客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节操。这几句高度概括了侠客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
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少任侠,手刃数人”,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侠客行
本文来自作者[光梓艺]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2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光梓艺”!
希望本篇文章《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还是深藏身与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一、原文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二、译文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