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这个名字,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他所代表的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精神,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然而时过境迁,在今天这个追求功利、物欲之风盛行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把“雷锋精神”、“学习雷锋”挂在嘴边,甚至有报道说,大部分小学生已经不识雷锋,只知周杰伦、刘德华等明星。
不可否认,雷锋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确实起到了激发斗志和统一思想的作用。正如新闻传播学者陈力丹所说:由于那时中国是封闭的,在没有信息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典型报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正因为雷锋是一个偶像,那么在这个偶像纷纷走下神坛的时代,雷锋精神自然就不再具备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不再需要雷锋精神了呢?显然不是。在笔者看来,雷锋身上所体现出的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精神,恰恰是当前个人生活与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所需要的。雷锋精神的存在,不仅能起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矫正社会不良风气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雷锋精神仍然是时代的需要,中华民族的需要。
首先我们要走出形式主义的窠臼。2007年3月有报道说,“学雷锋日”当天,重庆市渝中区红叶敬老院工作人员清早刚打扫干净的栏杆、窗户,被八批学雷锋的志愿者擦了一遍又一遍。为接待这些“雷锋”,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可见,学习雷锋活动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形式化、表面化,雷锋精神的内涵却被人们忽视了。老百姓说:“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就是群众对形式主义学雷锋、走过场的不满。要让雷锋精神真正成为时代的精神追求,首先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的“学雷锋”。
其次,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学雷锋”也要紧随时代潮流、创新学习形式,把雷锋精神同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它成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追求。2008年初南方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中,许多城市的市民自觉行动起来,为受困人员送水、送食品、送医送药,让出行不便的陌生人免费搭车等,正是雷锋精神的生动再现。献血车旁的义务献血者,社区里的志愿者和义工,贫困地区的支教青年……他们体现的都是雷锋精神。
我们不必担心雷锋精神已经远去,事实上它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并将永远传承下去。无论何时、何地,如果需要,你、我、他,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
大一课余时间可以做什么呢?
1、三八节慰问老红军女战士(退休女教师、女教师、单亲母亲、敬老院孤老等任选,反正能和女的挨上边就行)。
2、学雷锋月,搞个辩论友谊赛(演讲比赛)论一下雷锋精神对当代的影响啥的。也可以与当地驻军弄个篮球足球羽毛球啥的友谊赛。或者搞个文艺汇演,弄到敬老院或者驻军(就是给学生搞军训的那个也行)反正我觉得大学生嘛,青春活力嘛,别弄得到处展板啥的,没意思了也就没影响力了。还可以找赞助一面印广告一面印门票啥的。
3、植个树,这个就不多说了
4、搞个拓展训练,或者远足踏青什么的,春天了,大家都愿意动动。当然要搞个名头,就叫“xx急行军”或者”重走XX路“之类的,自己想个好听点的名头。
5、想省事,满校园的拉横幅拉标语就行,不过我觉得大家会比较厌烦,而且实在是浪费啊啊啊啊啊……
6、带大家去挖野菜,包个饺子,叫忆苦思甜~~ 去农家游叫“不忘本”(这些好玩的要AA制的,能创收不少,多的当会费,少的大家补,要是有赞助就没那么重要了)
先写这些,现在大学活动嘛,好玩最重要,要不没人参加,当然也要像个样,要不学校过不去。至于本心和慈善,放在心里吧,公益、慈善还有志愿活动没必要苦大仇深的,好玩大家就愿意贴钱。大家懂得的……
大一的课余时间做什么,这个要根据每一个人对未来的打算来确定。下面我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就给大家讲讲大一课余时间能做些什么
第一、大一的时候培养一点个人爱好和兴趣,比如说跑步、书法、瑜伽、武术、旅游、音乐和绘画等等,总的来说为以后参加工作作铺垫、做准备。很多人在大学之前没有培养广泛的爱好,参加工作之后除了工作,生活就比较乏味。个人建议培养一些体育、旅游和艺术方面的爱好,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大有益处。
第二、大一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点兼职的工作。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可以较快的融入社会,慢慢学会怎样与社会上的各种人打交道,积累社会经验。第二可以缓解一下自己的经济压力。说不定还会为自己毕业之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第三、大一课余的时间可以多交朋友,多与同学交流,最好是跨学校,至少要跨专业。这些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对自己思想的拓展、思维方式的影响大有裨益, 对自己今后人生的道路也有比较大的好处。如果感情上发展的顺利,还可以好好的谈一下恋爱,恋爱也是大学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第四、大一的时候,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就可以开始进行转专业的努力。如果有更长远的打算,可以对毕业之后参加研究生考试获得专业上的改变,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作初步准备。总的来说,大一是大学生活中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一年。只要自己思想上不颓废,不萎靡,落实行动,制定方向,用年轻人的朝气,积极向上,那就是非常成功的。记住一句话,不要荒废大学做美好的生活
本文来自作者[廷金]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211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廷金”!
希望本篇文章《怎样看待当今“向雷锋同志学习”现象》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雷锋这个名字,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他所代表的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精神,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然而时过境迁,在今天这个追求功利、物欲之风盛行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把“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