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原文及翻译拼音如下:
原文节选:
子Zǐ路lù从cóng而ér后hòu,遇yù丈zhàng人rén,以yǐ杖zhàng荷hé蓧diào。子Zǐ路lù问wèn曰yuē:“子Zǐ见jiàn夫fū子zǐ乎hū?”
丈zhàng人rén曰yuē:“四sì体tǐ不bù勤qín,五wǔ谷gǔ不bù分fēn,孰shú为wéi夫fū子zǐ?”植zhí其qí杖zhàng而ér芸yún。子zǐ路lù拱gǒng而ér立lì。
止zhǐ子zǐ路lù宿sù,杀shā鸡jī为wéi黍shǔ而ér食sì之zhī。见jiàn其qí二èr子zǐ焉yān。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丈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便把拐杖插在地上开始耕作。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让他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
文章赏析:
本篇选自《论语》,写子路随孔子周游途中遇隐者“丈人”的故事。本文再次形象地展示了儒家与隐士两种大不相同的思想的碰撞和较量。
由于子路的落后,使他得以巧遇丈人。从故事的发展来看,丈人显然一眼就认出了作为孔子弟子的子路,所以在借回答子路“子见夫子乎”时,深刻而委婉地批评了子路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个批评是针对子路的,也同时是针对孔子以及当时儒家的。
但是丈人对待子路不仅有尖锐的批评,同时也有极温情而真诚的款待,止宿、杀鸡为黍、引见二子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论语十二章原文拼音版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拼音如下: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注音版:
齐qí桓huán晋jìn文wén之zhī事shì-佚yì名míng
齐qí宣xuān王wáng问wèn曰yuē:“齐qí桓huán、晋jìn文wén之zhī事shì,可kě得dé闻wén乎hū?”
孟mèng子zǐ对duì曰yuē:“仲zhòng尼ní之zhī徒tú,无wú道dào桓huán、文wén之zhī事shì者zhě,是shì以yǐ后hòu世shì无wú传chuán焉yān,臣chén未wèi之zhī闻wén也yě。无wú以yǐ,则zé王wáng乎hū?”
曰yuē:“德dé何hé如rú则zé可kě以yǐ王wáng矣yǐ?”
曰yuē:“保bǎo民mín而ér王wáng,莫mò之zhī能néng御yù也yě。”
曰yuē:“若ruò寡guǎ人rén者zhě,可kě以yǐ保bǎo民mín乎hū哉zāi?”
曰yuē:“可kě。”
曰yuē:“何hé由yóu知zhī吾wú可kě也yě?”
曰yuē:“臣chén闻wén之zhī胡hú龁hé曰yuē:‘'王wáng坐zuò于yú堂táng上shàng,有yǒu牵qiān牛niú而ér过guò堂táng下xià者zhě,王wáng见jiàn之zhī,曰yuē:“牛niú何hé之zhī?”对duì曰yuē:“将jiāng以yǐ衅xìn钟zhōng。”
王wáng曰yuē:“舍shě之zhī!吾wú不bù忍rěn其qí觳hú觫sù,若ruò无wú罪zuì而ér就jiù死sǐ地dì。”对duì曰yuē:“然rán则zé废fèi衅xìn钟zhōng与yǔ?”曰yuē:“何hé可kě废fèi也yě,以yǐ羊yáng易yì之zhī。”’'不bù识shí有yǒu诸zhū?”
曰yuē:“有yǒu之zhī。”
曰yuē:“是shì心xīn足zú以yǐ王wáng矣yǐ。百bǎi姓xìng皆jiē以yǐ王wáng为wèi爱ài也yě,臣chén固gù知zhī王wáng之zhī不bù忍rěn也yě。”
王wáng曰yuē:“然rán,诚chéng有yǒu百bǎi姓xìng者zhě。齐qí国guó虽suī褊biǎn小xiǎo,吾wú何hé爱ài一yī牛niú?即jí不bù忍rěn其qí觳hú觫sù,若ruò无wú罪zuì而ér就jiù死sǐ地dì,故gù以yǐ羊yáng易yì之zhī也yě。”
曰yuē:“王wáng无wú异yì于yú百bǎi姓xìng之zhī以yǐ王wáng为wèi爱ài也yě。以yǐ小xiǎo易yì大dà,彼bǐ恶è知zhī之zhī?王wáng若ruò隐yǐn其qí无wú罪zuì而ér就jiù死sǐ地dì,则zé牛niú羊yáng何hé择zé焉yān?”
王wáng笑xiào曰yuē:“是shì诚chéng何hé心xīn哉zāi!我wǒ非fēi爱ài其qí财cái而ér易yì之zhī以yǐ羊yáng也yě,宜yí乎hū百bǎi姓xìng之zhī谓wèi我wǒ爱ài也yě。”
曰yuē:“无wú伤shāng也yě,是shì乃nǎi仁rén术shù也yě!见jiàn牛niú未wèi见jiàn羊yáng也yě。
君jūn子zǐ之zhī于yú禽qín兽shòu也yě:见jiàn其qí生shēng,不bù忍rěn见jiàn其qí死sǐ;闻wén其qí声shēng,不bù忍rěn食shí其qí肉ròu。是shì以yǐ君jūn子zǐ远yuǎn庖páo厨chú也yě。”
王wáng说shuō曰yuē:“《《诗shī》》云yún:‘'他tā人rén有yǒu心xīn,予yǔ忖cǔn度duó之zhī。’'夫fū子zǐ之zhī谓wèi也yě。夫fū我wǒ乃nǎi行xíng之zhī,反fǎn而ér求qiú之zhī,不bù得dé吾wú心xīn;
夫fū子zǐ言yán之zhī,于yú我wǒ心xīn有yǒu戚qī戚qī焉yān。此cǐ心xīn之zhī所suǒ以yǐ合hé于yú王wáng者zhě何hé也yě?”
曰yuē:“有yǒu复fù于yú王wáng者zhě曰yuē:‘'吾wú力lì足zú以yǐ举jǔ百bǎi钧jūn,而ér不bù足zú以yǐ举jǔ一yī羽yǔ;明míng足zú以yǐ察chá秋qiū毫háo之zhī末mò,而ér不bú见jiàn舆yú薪xīn。’'则zé王wáng许xǔ之zhī乎hū?”
曰yuē:“否fǒu!”
“今jīn恩ēn足zú以yǐ及jí禽qín兽shòu,而ér功gōng不bù至zhì于yú百bǎi姓xìng者zhě,独dú何hé与yǔ?然rán则zé一yī羽yǔ之zhī不bù举jǔ,为wèi不bù用yòng力lì焉yān;舆yú薪xīn之zhī不bú见jiàn,为wèi不bù用yòng明míng焉yān;
百bǎi姓xìng之zhī不bú见jiàn保bǎo,为wèi不bù用yòng恩ēn焉yān。故gù王wáng之zhī不bù王wáng,不bù为wéi也yě,非fēi不bù能néng也yě。”
曰yuē:“不bù为wéi者zhě与yǔ不bù能néng者zhě之zhī形xíng,何hé以yǐ异yì?”
曰yuē:“挟xié太tài山shān以yǐ超chāo北běi海hǎi,语yǔ人rén曰yuē:‘'我wǒ不bù能néng。’'是shì诚chéng不bù能néng也yě。为wèi长zhǎng者zhě折zhé枝zhī,语yǔ人rén曰yuē:‘'我wǒ不bù能néng。’
'是shì不bù为wéi也yě,非fēi不bù能néng也yě。故gù王wáng之zhī不bù王wáng,非fēi挟xié太tài山shān以yǐ超chāo北běi海hǎi之zhī类lèi也yě;王wáng之zhī不bù王wáng,是shì折zhé枝zhī之zhī类lèi也yě。”
“老lǎo吾wú老lǎo,以yǐ及jí人rén之zhī老lǎo;幼yòu吾wú幼yòu,以yǐ及jí人rén之zhī幼yòu;天tiān下xià可kě运yùn于yú掌zhǎng。诗shī云yún:‘'刑xíng于yú寡guǎ妻qī,至zhì于yú兄xiōng弟dì,以yǐ御yù于yú家jiā邦bāng。’
'言yán举jǔ斯sī心xīn加jiā诸zhū彼bǐ而ér已yǐ。故gù推tuī恩ēn足zú以yǐ保bǎo四sì海hǎi,不bù推tuī恩ēn无wú以yǐ保bǎo妻qī子zǐ。古gǔ之zhī人rén所suǒ以yǐ大dà过guò人rén者zhě,无wú他tā焉yān,善shàn推tuī其qí所suǒ为wéi而ér已yǐ矣yǐ!
今jīn恩ēn足zú以yǐ及jí禽qín兽shòu,而ér功gōng不bù至zhì于yú百bǎi姓xìng者zhě,独dú何hé与yǔ?权quán,然rán后hòu知zhī轻qīng重zhòng;度dù,然rán后hòu知zhī长cháng短duǎn。物wù皆jiē然rán,心xīn为wéi甚shèn。
王wáng请qǐng度dù之zhī。抑yì王wáng兴xìng甲jiǎ兵bīng,危wēi士shì臣chén,构gòu怨yuàn于yú诸zhū侯hóu,然rán后hòu快kuài于yú心xīn与yǔ?”
王wáng曰yuē:“否fǒu,吾wú何hé快kuài于yú是shì!将jiāng以yǐ求qiú吾wú所suǒ大dà欲yù也yě。”
曰yuē:“王wáng之zhī所suǒ大dà欲yù,可kě得dé闻wén与yǔ?”
王wáng笑xiào而ér不bù言yán。
曰yuē:“为wèi肥féi甘gān不bù足zú于yú口kǒu与yǔ?轻qīng暖nuǎn不bù足zú于yú体tǐ与yǔ?抑yì为wèi采cǎi色sè不bù足zú视shì于yú目mù与yǔ?声shēng音yīn不bù足zú听tīng于yú耳ěr与yǔ?
便biàn嬖bì不bù足zú使shǐ令lìng于yú前qián与yǔ?王wáng之zhī诸zhū臣chén,皆jiē足zú以yǐ供gōng之zhī,而ér王wáng岂qǐ为wéi是shì哉zāi!”
曰yuē:“否fǒu,吾wú不bù为wéi是shì也yě。”
曰yuē:“然rán则zé王wáng之zhī所suǒ大dà欲yù可kě知zhī已yǐ:欲yù辟pì土tǔ地dì,朝cháo秦qín、楚chǔ,莅lì中zhōng国guó,而ér抚fǔ四sì夷yí也yě。以yǐ若ruò所suǒ为wéi,求qiú若ruò所suǒ欲yù,犹yóu缘yuán木mù而ér求qiú鱼yú也yě。”
王wáng曰yuē:“若ruò是shì其qí甚shén与yǔ?”
曰yuē:“殆dài有yǒu甚shèn焉yān。缘yuán木mù求qiú鱼yú,虽suī不bù得dé鱼yú,无wú后hòu灾zāi;以yǐ若ruò所suǒ为wéi,求qiú若ruò所suǒ欲yù,尽jìn心xīn力lì而ér为wèi之zhī,后hòu必bì有yǒu灾zāi。”
曰yuē:“可kě得dé闻wén与yǔ?”
曰yuē:“邹zōu人rén与yǔ楚chǔ人rén战zhàn,则zé王wáng以yǐ为wéi孰shú胜shèng?”
曰yuē:“楚chǔ人rén胜shèng。”
曰yuē:“然rán则zé小xiǎo固gù不bù可kě以yǐ敌dí大dà,寡guǎ固gù不bù可kě以yǐ敌dí众zhòng,弱ruò固gù不bù可kě以yǐ敌dí强qiáng。海hǎi内nèi之zhī地dì,方fāng千qiān里lǐ者zhě九jiǔ,齐qí集jí有yǒu其qí一yī;
以yǐ一yī服fú八bā,何hé以yǐ异yì于yú邹zōu敌dí楚chǔ哉zāi!盖gài亦yì反fǎn其qí本běn矣yǐ!今jīn王wáng发fā政zhèng施shī仁rén,使shǐ天tiān下xià仕shì者zhě皆jiē欲yù立lì于yú王wáng之zhī朝cháo,耕gēng者zhě皆jiē欲yù耕gēng于yú王wáng之zhī野yě,
商shāng贾gǔ皆jiē欲yù藏cáng于yú王wáng之zhī市shì,行xíng旅lǚ皆jiē欲yù出chū于yú王wáng之zhī途tú,天tiān下xià之zhī欲yù疾jí其qí君jūn者zhě,皆jiē欲yù赴fù愬sù于yú王wáng:其qí若ruò是shì,孰shú能néng御yù之zhī?”
王wáng曰yuē:“吾wú惛hūn,不bù能néng进jìn于yú是shì矣yǐ!愿yuàn夫fū子zǐ辅fǔ吾wú志zhì,明míng以yǐ教jiào我wǒ。我wǒ虽suī不bù敏mǐn,请qǐng尝cháng试shì之zhī!”
曰yuē:“无wú恒héng产chǎn而ér有yǒu恒héng心xīn者zhě,惟wéi士shì为wèi能néng。若ruò民mín,则zé无wú恒héng产chǎn,因yīn无wú恒héng心xīn。苟gǒu无wú恒héng心xīn,放fàng辟bì邪xié侈chǐ,无wú不bù为wéi已yǐ。
及jí陷xiàn于yú罪zuì,然rán后hòu从cóng而ér刑xíng之zhī,是shì罔wǎng民mín也yě。焉yān有yǒu仁rén人rén在zài位wèi,罔wǎng民mín而ér可kě为wèi也yě!是shì故gù明míng君jūn制zhì民mín之zhī产chǎn,必bì使shǐ仰yǎng足zú以yǐ事shì父fù母mǔ,
俯fǔ足zú以yǐ畜chù妻qī子zǐ,乐lè岁suì终zhōng身shēn饱bǎo,凶xiōng年nián免miǎn于yú死sǐ亡wáng;然rán后hòu驱qū而ér之zhī善shàn,故gù民mín之zhī从cóng之zhī也yě轻qīng。今jīn也yě制zhì民mín之zhī产chǎn,仰yǎng不bù足zú以yǐ事shì父fù母mǔ,
俯fǔ不bù足zú以yǐ畜chù妻qī子zǐ,乐lè岁suì终zhōng身shēn苦kǔ,凶xiōng年nián不bù免miǎn于yú死sǐ亡wáng;此cǐ惟wéi救jiù死sǐ而ér恐kǒng不bù赡shàn,奚xī暇xiá治zhì礼lǐ义yì哉zāi!王wáng欲yù行xíng之zhī,则zé盍hé反fǎn其qí本běn矣yǐ!
五wǔ亩mǔ之zhī宅zhái,树shù之zhī以yǐ桑sāng,五wǔ十shí者zhě可kě以yǐ衣yī帛bó矣yǐ;鸡jī豚tún狗gǒu彘zhì之zhī畜chù,无wú失shī其qí时shí,七qī十shí者zhě可kě以yǐ食shí肉ròu矣yǐ;百bǎi亩mǔ之zhī田tián,勿wù夺duó其qí时shí,八bā口kǒu之zhī家jiā,
可kě以yǐ无wú饥jī矣yǐ;谨jǐn庠xiáng序xù之zhī教jiào,申shēn之zhī以yǐ孝xiào悌tì之zhī义yì,颁bān白bái者zhě不bù负fù戴dài于yú道dào路lù矣yǐ。老lǎo者zhě衣yī帛bó食shí肉ròu,黎lí民mín不bù饥jī不bù寒hán,然rán而ér不bù王wáng者zhě,未wèi之zhī有yǒu也yě。”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
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
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年长者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
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为年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
《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又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说(大王)您使动用兵甲(发动战争),使大臣们陷于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
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做到这种地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白的(把王政之道)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却有长久不变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一切不守社会秩序的行为,没有不做的了。
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罚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
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从事礼义呢?
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
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拼音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拼音如下:
1、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时shí习xí之zhī,不bù亦yì说yuè乎hū?有yǒu朋péng自zì远yuǎn方fāng来lái,不bù亦yì乐lè乎hū?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不bù愠yùn,不bù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地去复习多学知识,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因为不了解你,而对你产生误会但并不恼怒,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
2、曾zēng子zǐ曰yuē:“吾wú日rì三sān省xǐng吾wú身shēn:为wèi人rén谋móu而ér不bù忠zhōng乎hū?与yǔ朋péng友yǒu交jiāo而ér不bù信xìn乎hū?传chuán不bù习xí乎hū?”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职尽责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zǐ曰yuē:“温wēn故gù而ér知zhī新xīn,可kě以yǐ为wéi师shī矣yǐ。”
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所创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不bù思sī则zé罔wǎng ,思sī而ér不bù学xué则zé殆dài。”
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5、子zǐ曰yuē:“由yóu,诲huì女nǚ知zhī之zhī乎hū!知zhī之zhī为wéi知zhī之zhī,不bù知zhī为wéi不bù知zhī,是shì知zhī也yě。”
翻译孔子说:“子由,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6、子zǐ曰yuē:“见jiàn贤xián思sī齐qí焉yān,见jiàn不bù贤xián而ér内nèi自zì省xǐng也yě。”
翻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7、子zǐ曰yuē:“三sān人rén行xíng,必bì有yǒu我wǒ师shī焉yān。择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从cóng之zhī,其qí不bù善shàn者zhě而ér改gǎi之zhī。”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向这些人学习优点,对有人身上的缺点要检查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8、曾zēng子zǐ曰yuē:“士shì不bù可kě以yǐ不bù弘hóng毅yì,任rèn重zhòng而ér道dào远yuǎn。仁rén以yǐ为wéi己jǐ任rèn,不bù亦yì重zhòng乎hū?死sǐ而ér后hòu已yǐ,不bù亦yì远yuǎn乎hū?”
翻译曾子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把推行“仁”当作自己的职责,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漫长吗?”
9、子zǐ曰yuē:“岁suì寒hán,然rán后hòu知zhī松sōng柏bǎi之zhī后hòu凋diāo也yě。”
翻译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10、子zǐ贡gòng问wèn曰yuē:“有yǒu一yī言yán而ér可kě以yǐ终zhōng身shēn行xíng之zhī者zhě乎hū?”子zǐ曰yuē:“其qí恕shù乎hū!己jǐ所suǒ不bù欲yù,勿wù施shī于yú人rén。”
翻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行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十二章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燕歌行高适》原文、拼音以及翻译如下:
hàn jiā yān chén zài dōng běi, hàn jiàng cí jiā pò cán zéi。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nán ér běn zì zhòng héng xíng, tiān zǐ fēi cháng cì yán s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chuāng jīn fá gǔ xià yú guān, jīng pèi wēi yí jié shí jiān。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xiào wèi yǔ shū fēi hàn hǎi, chán yú liè huǒ zhào láng shān。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shān chuān xiāo tiáo jí biān tǔ, hú jì píng líng zá fēng yǔ。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zhàn shì jūn qián bàn sǐ shēng, měi rén zhàng xià yóu gē w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à mò qióng qiū sài cǎo féi, gū chéng luò rì dòu bīng xī。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shēn dāng ēn yù héng qīng dí, lì jìn guān shān wèi jiě wéi。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tiě yī yuǎn shù xīn qín jiǔ, yù zhù yīng tí bié lí hòu。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shào fù chéng nán yù duàn cháng, zhēng rén jì běi kōng huí shǒu。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iān tíng piāo yáo nǎ kě dù, jué yù cāng máng gèng hé yǒu。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shā qì sān shí zuò zhèn yún, hán shēng yī yè chuán diāo dǒu。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xiāng kàn bái rèn xuè fēn fēn, sǐ jié cóng lái qǐ gù xūn。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jūn bù jiàn shā chǎng zhēng zhàn kǔ, zhì jīn yóu yì lǐ jiāng jūn。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翻译: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锦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前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后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本文来自作者[向兰]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23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向兰”!
希望本篇文章《子路从而后原文及翻译拼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子路从而后原文及翻译拼音如下:原文节选:子Zǐ路lù从cóng而ér后hòu,遇yù丈zhàng人rén,以yǐ杖zhàng荷hé蓧diào。子Zǐ路lù问wèn曰yu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