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々”是一个汉字替代符号。々实际上是“同”字的异体字“仝”的草书体变化而来。
《说文》解释:“同,合会也。
《正字通》道书同字。
《卢仝诗》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
还有一种说法是就是从两横变来的。作为反复记号,々的读音是读被反复的字的读音。
在日本单独指称时读作ノマ(noma)。
在日本,々只作为汉字的叠字,平假名的叠字是ゝ,片假名的叠字是ヽ。
这种写法源自殷商甲骨文。
而汉字传入日本的时间大概是约当公元3世纪末叶王仁从百济渡日,献《论语》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所以这种写法源自我国。
西元前900年的西周史颂鼎上刻有「子々孙々」用来表达「子子孙孙」的含义。
日语资料上讲的是,两短横一直在汉字文化圈内作为叠字而使用,叫做「重文号」。
台湾有使用〃作为叠字符。正式文书是不用叠字符的。
汉字历来有简写的习惯。在非正式书写时遇到叠词,便一般把后一个字改为“々”。
楷书写异体字或直接写相同两字。行书、草书用不同写法或者第二个字用两点(上下结构)代替。
省略记号有: 移动 八度记号、重复八度记号、长休止记号、震音记号、反复记号等。
大多不做处理,采用不同的写法发生变化,毕竟两个相同的字之间隔了一个字。 有些依然用点来代替重复的词语。
扩展资料:
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
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
叠字例文:
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
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卿我我的境况。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
再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叠字联将同一个字接连叠用,其势似穿珠成串,在节奏上可产生明显的音律效果。请看俞樾做的这副杭州九洞十八溪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效果便发生了很大变化,感觉清澈,情景宜人。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流连忘返,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百度百科_々
百度百科_叠字
草书的特征即是简约、自由、笔画连贯、书写流畅。草书是为了速写而生,笔画省之又省、简而又简。草书行笔速度快且流畅,因此草书点画线条多呈圆弧形;同时,草书表现出来有跌宕起伏、纵横洒脱、神闲张狂之势,给人一种摇曳生姿、气势磅礴之美。草书相对于其他书体更具有鲜明特色,章法变化多端,打破了一般的字距、行距,忽而密不透风、忽而疏可走马,变化多端,风格大为不同。草书也分为章草、今草、小草、狂草。章草与隶书同类,今草形体更为简洁、流畅,狂草综艺奔放。
行书的特征为书体流畅、章法自如、可变可省、点画连号、方圆交替。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比楷书放纵、比草书收敛。行书行笔自然轻快流畅、虚实相结合、挥洒自如,要做到行笔而不停,着纸而不刻。
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我国现代较为流行的一种书体。楷书形体方正、笔画笔直,是所有书体中最具方块字形的,要求在结字的平正、匀称、飞动、参差中字形方正。楷书要求用笔周到、点画精严,同时又要求神采充实、使转生动。是最具有实用性的字体,同时也被称为最难写好的字体。
隶书具有横长竖短、字体较扁、结构均衡的特点。隶书是在纂书的基础上,为了书写便捷的需要而演变来的,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书写略微宽扁,给人一种冲突感,具有生命力。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把秦纂圆转的笔画变为方折笔画,相较于纂书更易于书写。汉隶笔势生动、风格多样,相对于秦隶字体结构更加简化,结构完全与纂书不同,呈现扁平化的特征。
本文来自作者[火庭]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24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火庭”!
希望本篇文章《书法上对于叠字的省略用何表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々”是一个汉字替代符号。々实际上是“同”字的异体字“仝”的草书体变化而来。《说文》解释:“同,合会也。《正字通》道书同字。《卢仝诗》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还有一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