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著作有《天津聚落之起源》《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上的北京城》《步芳集》。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并且和黄秉维、吴传钧担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地理》第三册与第四册的顾问。与人合著的《北京史话》获中国历史学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的“爱国主义通俗历史读物优秀奖状”,论文《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及其应用》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科研成果”,《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两个基本原则》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主编),科学出版社,1962年。《历史上的北京城》,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第1版,1980年第2版。
《步芳集》,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1版,1981年新版。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1982年再版。
《北京历史地图集》(主编),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一集,1995年第二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文物出版社,1987年。
“历史地理学概述”,《百科知识》,1988年第3期。
《侯仁之燕园问学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①1932年,十九路军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 弟弟候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 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 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 ”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 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 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 他意识到, 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科逐步建立,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 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校后立刻查资料, 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以后,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 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 侯仁之反驳道“: 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 ”此后数年,侯仁之连续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统万城。 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 侯仁之得出结论, 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 那时, 人们普遍认为西北的沙化是“大漠流沙”造成的, 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 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 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提供了认识基础, 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本文来自作者[代荷]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276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代荷”!
希望本篇文章《侯仁之的主要著作》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主要著作有《天津聚落之起源》《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上的北京城》《步芳集》。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并且和黄秉维、吴传钧担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地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