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二中学简介
煌煌杏坛,灼灼其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历史悠久,1899年,中国现代学校萌芽之时,“诚勤爱”和君子之风相融相通的蕙兰学堂由美国侨民甘惠德在淳佑桥畔创立,开启了杭州二中的序曲华章。1940年,抗战烽火中,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于浙大西迁时创立了以“立志、努力、为公”为校训的国立浙大附中。两校名师荟萃,治校严谨,学生学习勤勉、思维活跃,达到了很高的教育水准。1951年两校合并,在蕙兰原址成立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开启了杭州二中的新征程。
学校名称 杭州市第二中学
所在地区 浙江杭州
学校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72-76号
学校电话
百廿二中,横跨三个世纪薪火相传,培育万千英才初心不变。得风气之先,在各个阶段均有建树,享誉全国。经过120年的积淀和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省内顶尖、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华名校。学校是浙江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首批“一级重点中学”、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这奠定了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界的领先地位。在2013年美国华盛顿中国研究中心评选的中国高中排名榜中,学校荣膺第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淳佑桥畔的蕙兰、湄江百鸟的骊歌,到之江碧空的塔影,到钱江潮水的奔涌,杭州二中光荣历程中的每一个篇章,都跳动着为振兴中华而发愤的赤子之心,都活跃着为世界美好而发奋的追梦之人。二中的发展和祖国的复兴同频共振,二中人在民族进步的历史上灿若星辰。著名的校友有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冯仲云,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著名作家郁达夫、陆蠡,著名文学翻译家、散文家冯亦代,著名体育教育家宋君复,著名画家董希文、吴山明,著名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有化学家苏元复、水利专家钱宁、材料物理学家周本濂、环保专家金鉴明、航天航空软件专家何新贵等14位院士,也有像胡海岚这样的青年科学家,等等。还有诸多政界军界和各界的精英,更有各行各业争先创优的普通劳动者和劳动模范。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建功立业,堪为后学诸子的榜样。百廿二中的传统与精神早已化作二中人的精神坐标,铭刻在记忆中,溶铸在生命里。
杭州市第二中学学校历史
学校秉承百年历史名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立志、努力、为公”为校训,把“为学生的卓越发展而奠基”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责无旁贷的崇高责任,以“高境界、高水平、高品质”的二中标准为引领,以价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专注于培育学生的卓越素养和精英气质,努力使学生有立人之品、立学之基、立业之能、立身之本。
多年来,学校一直以排头兵的担当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深受全社会的信赖和赞誉,赢得了百姓的口碑。我们从二中“勤、诚、爱”校训的品德内修,到“立志、努力、为公”校训的责任担当,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趁学生心底还柔软,为他们播下一颗精神的种子,培育其大境界和大情怀,使其得以在追赶时代之时引领时代,在适应世界之时改变世界。
杭州市第二中学师资力量
学校成立了奥林匹克学院和未来科创学院,以强大的师资团队、完备的课程体系、特色的教学训练、特别的科学管理、有力的资源保障,指导学生开展各种高水平的学习,由此形成深厚的学科基础、卓越的核心素养、强劲的创新意识,为资优学生的卓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也应该是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的地方,更是学生享受高品质校园生活的地方。学校通过构建分类分层分项可选的课程体系,通过丰富独特的课程供给,支持学生的多样发展和个性发展。学校联合北大、清华、复旦、交大、浙大、科大等顶尖高校开设大学先修课程,邀请众多教授,开设前沿科学的讲座课程,形成了浓郁的二中学术氛围。大力支持学生社团和俱乐部的活动,高品质地开展各类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强劲的自主发展能力,具有鲜明的高成长性。
杭州第二中学校园文化
学校还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视野的学生,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十多个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都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境外学习、交流,学校还聘有外籍教师开展丰富的选修课程。学校也是英国爱德思考试局授予的A-level课程考点。学校于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是中国永久的三个平行会场之一,哈佛峰会已成为浙江教育的一个品牌,成为联通世界的一个窗口。
学校办学成果斐然,其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名重省内外。杭州二中是优秀学生和家长一心向往的学校,成为了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近年来,高考北大清华录取人数保持在10%左右,复旦交大在15%左右,浙大在30%左右,985高校录取率在80%以上。每年有数十名毕业生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成绩全省第一,在全国名列前茅,已获得物理、化学、信息、生物四个学科的11枚金牌。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FTC国际机器人大赛等国内外高端赛事中也屡获佳绩。
杭州二中作为一所历史名校,紧紧把握美好教育的公平均衡和优质高效两个核心,自2001年来不断探索名校集团化的办学体制和机制。目前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有同一法人一体管理的滨江和东河双校区的办学模式,有独立法人的钱江学校的分校办学模式,有委托管理的白马湖学校的办学模式,有加盟集团并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桐庐中学模式,还创办了负有盛名的杭州建兰中学和特色纷呈的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二中大家庭不断发展壮大,杭州二中未来科技城学校和迪拜中国国际学校即将成为新成员。此外还有众多省内外的结对帮扶的结对学校。学校始终肩负名校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不断促进薄弱学校加速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民众好上学及上好学的需求。
人逢盛世百岁短,业逢盛世万年长。百廿年铸造一个品牌,一个品牌流芳一段历史;百廿年忠诚一种事业,一种事业繁荣一个时代。回望历史,我们踌躇满志,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今天的杭州二中必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始终把为学生的卓越发展而奠基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以二中的高境界、高水平、高品质,守护风雅、风度和风骨,以二中的大胸怀、大格局、大作为,践行善良、丰富与高贵。赤子之心,山川可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们百廿求索,一起演绎中国教育的二中智慧;我们拥抱未来,共同创造百廿名校的崭新辉煌!
北大写给“落选”考生的一封信为什么如此令人动容?
《论诗五首·其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纵观古今,中国从来不乏创新创造的人才,国富民强需要精英领域的人才带领大家共同创造,这也是一直被大家所认可的观点。“礼贤下士,圣人垂训。”才能和学识是评定人才的一个标准,但德才兼备更是对一个人的能力的考验,若是有才无德,终究难成大事。曾经就有这样一位北大才子,他在学有做成之后,却选择加入外国国籍,不仅没有为国做出贡献,还在4年的时间之中令中国损失7千亿,如今他的现状如何?
学业有成,加入外国国籍
中国历史上不乏众多学习成就很高,但最后却离开祖国,加入外国国籍的人。胡士泰就是其中之一,1963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个拿着微薄薪水的普通工人,仅能维持家庭正常开支,不算富足。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没有过上梦寐以求的好生活,家里的日子一直拮据紧巴的过着,这让胡士泰打小就立志要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终于在高考中出人头地,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
进入大学之后,胡士泰也一点没有懈怠,他的成绩一直排列在历史系数一数二的前列,是同学崇拜,老师喜爱的三好学生。优秀的人才学校也很欣赏,在他毕业后,北大便邀请他担任历史学助理的职务,他却毅然拒绝学校的邀请。原因是他早已打定心思要出国留学,并且努力取得澳大利亚的留学资格,他自己自然不会放弃这大好的机会。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穷怕了,他再也不想过苦日子,而如今学业已经完成,做一个普通的助理实在难以实现他心中的抱负。但家里却交不起他的留学费用,天无绝人之路,他因为一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在导师的帮助下可以选择公费留学。大家都认为他想出国学习更多知识后再回国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个才子对自己的发展之路的规划。
在澳大利亚的学校里,胡士泰却选择学习自己并不熟悉的冶金专业。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尽管学习的是一个陌生的专业,胡士泰也获得十分优异的成就。他所学习的专业与第二大铁矿哈默斯特铁矿有相关的合作,于是胡士泰也就顺理成章在那里任职普通职员,并且工作十分努力。
不久之后,著名铁矿石企业力拓将哈默斯特铁矿收购,他也跟随哈默斯特公司成为力拓公司的一名职员。生活依然平淡,但这个年轻人的未来似乎不会如此简单,随着力拓管理层的更换,他成功凭借自己从中国拿下的一个大订单晋升职位。在1997年,他放弃了中国国籍,成为一名普通的澳大利亚籍华人,中国于他而言,只剩下利益关系网。
工作顺风顺水
拿着工资就得办实事,这个道理胡士泰心知肚明。他尽管身处澳大利亚,也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为获得职位晋升,更是不惜从中国为力拓拿订单,全然不顾祖国利益。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发家致富的如意算盘敲到祖国头上。
胡士泰发现中国市场不仅对钢铁有大量需求,在合同签订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漏洞。因为铁矿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同,在市场低迷期,会出现很大的差价。若是签订长期协议,那可能会与现货价格之间出现高达100美元每吨的差额,所以一般都不会选择签订长期合同。
于是,聪明的胡士泰开启自己的商业运作之路,他的商机就是在钢铁市场的价格上做文章。这时的胡士泰凭借自己优秀的学历和华裔的身份,以力拓驻华负责人的身份游走在我国各大钢铁企业。并且因为力拓在行业内属于全球性大型铁矿企业,众多企业都会与之合作,这又给胡士泰的敛财之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于是他一边贿赂小企业签订长期合同,一边敛聚大企业的信息。
商业间谍终被抓
看起来只是贪财的胡士泰身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惊天秘密。行业内有关人士爆出他的年薪仅有十多万澳元,但是这样的收入,却住着别墅,开着豪车,仅这些资产算起来就已经过亿。他所拥有的一切和他的收入严重不成正比,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支撑,他的家庭背景是难以做到的。
2009年7月5日,胡士泰因涉嫌出卖国家商业机密,而被检方带走进一步做调查。曾经“北大的天才”瞬间沦为商业间谍。人的行为不能做到船过水无痕,经过调查,胡士泰的底细被一一翻上桌面,参与收受贿赂的活动,剽窃“商业信息”等都是他的家常便饭。胡士泰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酒桌上,借口长期合同的签订,与中国钢铁企业的高层多次“交谈”。而他交谈的内容正是国内的商业机密。带着这些属于国家的秘密,他转手就可获得可观的财富。
根据有关统计,仅从2004年到2007年,澳大利亚向我国输出的铁矿石价格涨幅高达71.5%。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胡士泰一人在背后暗中操作,到2008年时,中国铁矿进口价格整体上涨达到80%。这意味着我国在铁矿石进口方面损失达7000多亿元,胡士泰在四年间的秘密活动,使得国家产生的巨大损失,可谓是让人惊讶感叹。
最终胡士泰还是得承担自己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风光一时躲不过锒铛入狱,却仅获得10年有期徒刑的判处。在他为自己出卖商业机密而付出代价时,澳大利亚政府却企图用一份囚犯交换条约帮助胡士泰脱离牢狱之灾。美其名曰是将已经获刑的胡士泰,转移到澳大利亚继续服刑,实际上背后的目的大家有目共睹。国家怎么会放任一个出卖国家利益的人逃之于法网之外,胡士泰自然得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十年时间转瞬即逝,时间来到2018年7月4日,胡士泰踏出监狱大门,获得释放,坐上澳大利亚同事的车扬长而去。与一般人不同,出狱后的胡士泰,不仅没有穷困潦倒,还被力拓公司重新聘请,日子反倒比之前过的更加奢侈滋润。
结语
如今的胡士泰,只是在监狱中生活一段时间,出狱后,仍然前途无忧,财富不减,生活一点没有受到影响。但他失去的是自己的德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的行为受到人们的唾弃。祖国对他的培养,朝夕间他学识有成,却换来他叛国卖国的回应,让人十分惋惜。
他作为一个历史系学生,居然忘记“知恩图报”,自己不具备这样的传统美德,学习过,也知道至少不能对祖国倒打一耙。而他因为金钱蒙蔽双眼,出卖自己的人格,忘记北大的教诲,实属不该。
在唯成绩论的当前教育体制下,高考落榜会让学生无地自容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人生的宽度是没有界限的,能否成功并不一定取决于高考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总会给予各种压力,这也导致学生出现了学习型和考试型两种极端,但考试不好不代表学生没有能力,而北京大学作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学府,能够凭借一封写给落选考生的信件得到称赞,也充分说明了其对学生能力的评判是多方面的,而成绩只不过是一种参考标准。
对北京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考生的内心是憧憬和激动并存的,毕竟被北大录取是几乎每个考生的人生梦想,不过从现实角度来说,真正能够有幸被录取到北大的学生是真正的凤毛麟角,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学生对北大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怀,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能够针对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落选考生发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让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被录取只是暂时的挫折,每个人的人生都能够达到不同的高度,学生的综合价值也有更多不同的体现方式,如此以来也就可以极具针对性的平复落选考生的心情。
但即便是如此简单的一封书信,在其他高校也是很难发生的,因此对那些已经习惯了冷眼与嘲笑的落选考生来说,能够接到北京大学发给自己的信件,并从各个角度鼓励自己继续前行,的确会让人内心产生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感动。北京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名校,不仅仅是因为建校历史和教育资源的原因,而是存在于各个领域的人文关怀,能够让学生甚至整个社会有着深切的体验,这一点是其他高校所没有体现出来的优越性,而令人动容的信件也说明学校对落选学生的鼓励是极具针对性和包容性的。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晗蕾]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284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晗蕾”!
希望本篇文章《杭州市第二中学怎么样?》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杭州市第二中学简介煌煌杏坛,灼灼其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历史悠久,1899年,中国现代学校萌芽之时,“诚勤爱”和君子之风相融相通的蕙兰学堂由美国侨民甘惠德在淳佑桥畔创立,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