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48%:52%。
2018年,日本总人口数为1亿2644万人,与20年前的人口数大致相同。1997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例反超0~14岁人口数。2015年,日本7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例超过0~14岁人口数,日本出现少子化和高龄化现象。
相关内容:
2021年1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20年的出生人口约为84.8万人,与2019年相比减少约1.7万人,降至1899年有该项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
二战后,日本的出生人口曾有过2次高峰。第一次“婴儿潮”出现在1947~1949年。期间,日本每年的出生人数为250万人;第二次“婴儿潮”出现在1971~1974年,期间每年的出生人数也超过了200万人。
自此以后,日本每年新生儿数量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万出现在2016年,随后继续逐年下降。其中,2018年跌破90万人;2019年则为88万左右。
从单身性别比例、单身区域、交友关注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跨界统计。单身的男性与单身的女性呈现出3:1的比例。在正常的自然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一般介于103和107之间,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有103至107个男婴。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代之前基本正常,在1982年为107,但之后迅速攀升,1990年达到111.3,2000年升至116.9,到2004年更高达121.18。尽管自2008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徘徊在117左右的高位。
国家卫计委在2015年初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体系创新研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出生性别比整体水平依然偏高,其后果已经显现,风险进一步聚集和扩大。过去2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一直高于115,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扩展资料
中国超2亿人单身:相当于英法德三国人口总和
早在《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就提到,我国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亿,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人口的总和。
在央视的最新报道中,再次重申了我国超2亿人单身的事实。除了由此催生的婚恋问题值得关注,单身人群带来的新消费观、新消费业态同样引起讨论。
比如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大约40%左右的单身青年都处于“月光”的生活状态;随着城市等级向下及月收入的降低,“月光”比例大幅提升,四五线城市的单身年轻人中,“月光”人群所占比例高达76%。
“工资都去哪儿了”成了单身青年的日常拷问。尼尔森发布的数据显示,42%的单身消费者为“悦己”而消费,而非单身消费者这一占比只有27%。所谓“悦己”消费,包括追看最新的**、打卡网红餐厅一人食、说走就走的旅行、饲养宠物等等。
此外,市场商品也在为单身人士精细化考量,比如半份菜品、单人食盒、一斤装的大米、200 毫升的红酒、迷你小火锅,再比如迷你电饭煲、单身公寓等。
不过,对于人口学家、社会学家来说,单身问题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生育率低等同样不容小觑,并由此对养老、劳动力等带来新挑战。
本文来自作者[绮荷]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3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绮荷”!
希望本篇文章《日本男女比例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男女比例:48%:52%。2018年,日本总人口数为1亿2644万人,与20年前的人口数大致相同。1997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例反超0~14岁人口数。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