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删掉最后一句,是因为,这句话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跟现代所宣传的科学是背离的,可能会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专家就将这最后一句删除了。
卖油翁的最后一句话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包含了两个成语,第一个是“庖丁解牛”。该成语其实揭示了一种养生处世的方法,庄子以刀与人,以牛体组织比喻复杂的社会,以刀解牛比喻人生在世,庄子认为,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道路,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就能让自己不受伤害。这个故事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第二个典故是“轮扁斫轮”,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天道》: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庄子是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想象力丰富,能将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庄子的哲学思想为“天道”,意思是说,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也不能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天道,掌握规律,这是纯粹的“唯心主义”,与现代观念不符。
《卖油翁》中被删的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这里面包含了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两个典故。轮扁斫轮的典故里有提到读书无用论。专家怕对青少年起到不好的导向作用,所以把这一句删除了。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人、官员等所使用的一种文体,其中使用的文字相对较为简洁、严谨。因此,后人读起来相对比较难以理解,有的文言文需要解释大家才能明白其中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言文已经不是我们沟通往来的主要文字组织形式了,很多人接触它也仅仅是在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其中最耳熟能详的就是《论语六则》《出师表》《桃花源记》《陋室铭》等。
创作背景: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陈尧咨父亲陈省华,四川人。一日在龙潭寺读书学习,练习骑马射箭时遇到一名卖油翁,从老翁身上领悟了一个道理:倒油的本领是长期练出来的,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从此,发奋学习,刻苦练武。21岁时考上进士第一名,后来当了宋代的吏部尚书,当时欧阳修采访了陈尧咨的成长经历,并到济源考查,写了千古绝唱《卖油翁》的故事,成了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
本文来自作者[牵薪羽]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4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牵薪羽”!
希望本篇文章《卖油翁为什么删掉最后一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卖油翁删掉最后一句,是因为,这句话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跟现代所宣传的科学是背离的,可能会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专家就将这最后一句删除了。卖油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