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和功曹都是官名。
一、主簿[zhǔ bù]
汉代中央及郡县所置官,其职责为典领文书等,魏晋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之僚属,与参军同为要职。
主簿开始设置于汉代,也是知县的佐官之一,主要负责户籍、缉捕、文书等文职工作,其办公场所称为簿厅,其职能相当于今天县长办公室主任或者秘书长。
二、功曹[gōng cáo]?
官名。 汉代 郡守有功曹史、县有主吏,功曹史简称功曹、主吏即为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或县的政务。 北齐 后称功曹参军。 唐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
扩展资料
主簿和功曹的著名人物
一、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为他向朝廷推荐文章,(朝廷)召他到紫微阁供职,他推辞没有到任,后来又授予他秘书省校书郎。恰逢太常编修建隆年间以来的礼书,于是让他作了霸州文安县主簿,使他拿主簿的俸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共同璃修礼书,写成了《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
二、沛县功曹——萧何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萧相国”。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 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秦泗水亭长刘邦,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等,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天下大乱。 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当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后萧何辅佐刘邦举起反秦大旗,并且成功帮助刘邦建立汉朝。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隋、唐三省六部不设主簿,惟御史台、诸寺等署有之。唐诸州以录事参军取代主簿。南宋中叶后,御史台也不设主簿。元诸寺、监、院有关人员,或称主簿,或改称典簿,县主簿简称为簿。
明、清太仆、鸿胪二寺及钦天监称主簿,太常、光禄二寺及国子监称典簿,县署则仍称主簿。均系低级之事务官。
官位职责:
代中央及郡县所置官,其职责为典领文书等,魏晋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与参军同为要职。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南北朝前诸史《高句骊传》皆载,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中的第五等级。位在“古邹大加”之下,“优台” (或优台丞)之上。《北史》以后各史所列十二等级“大官”中,无此官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主簿
本文来自作者[觅珊]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46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觅珊”!
希望本篇文章《什么是-主薄-和-功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主簿和功曹都是官名。一、主簿[zhǔ bù]汉代中央及郡县所置官,其职责为典领文书等,魏晋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之僚属,与参军同为要职。主簿开始设置于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