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一天当中哪个时辰最好啊-

"子午"二字,具有时辰、阴阳、和方位等含义。从时辰看,一天24个小时,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就是十二个时辰,子即子时,23—1点,午即午时,11—13点;从阴阳变化来看,子时为阴盛时,午时为阳盛时;从方位来看,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流注"二字,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它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

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条经络对于气血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每条经络又都有其兴衰的时辰。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另外,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所以,此时不应该懒床,要起床活动活动,以便于排除体内的废物,以免毒素回流;引起很多疾病。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 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另外,胃经旺有利于消化,所以,此时要吃早餐,否则,由于胃分泌过多的消化液无法被稀释而灼伤胃黏膜引起胃病。

已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 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另外,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所以,早晨一定要吃饭,否则人体就没有了生血的原料,身体是一定不会好的。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 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人应该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一天中的12个时辰与人体的12条静脉息息相关,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人应该按照脏腑的兴衰来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

怎样买到倪海厦正版书籍

本人的观点是:支持发展正版电子书,以取代大部分纸本书,尤其是畅销书、杂志、教材(教材电子化一定是未来趋势),这对节约资源、降低价格、便于学术研究(尤其是检索),都是有益的,这是全世界图书业的发展方向。例如《大英百科全书》和《泰晤士报》,都已经彻底电子化了。

纸本书固然有其独特魅力,比如经典版本、艺术类画册、收藏鉴赏类、书法碑帖、影印本线装书、优质少儿书等等,还是值得保留的。

我国图书业的问题,与本题无关,不多言。

本人既喜爱纸本书,也善用电子书,在此献丑浅谈一下选书、 藏书、整理书的经验,以及教训。

先谈谈教训,或者说藏书带来的麻烦吧

坐拥一屋子书,确实很有满足感,但是,纸本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数麻烦。

首先,整理和存放非常麻烦,这是本题目的核心,随后详谈。

其次,搬家问题。

书店搬迁的麻烦就不谈了,就说家庭,我们家十年前搬入现在的房子时,总共打了80个自然包。自然包,就是采用图书业普遍用牛皮纸打包图书的方法,一包大概相当于40本32开的书。算上线装书、16开画册、辞典等等大书,保守估计2500本书吧。我父母作为业内人都快累吐了。

后来,藏书逐年慢慢增加,家里能放书的地方都是书。去年这个时候,书店倒闭,大部分书退给出版社或转让给一些小书店、咖啡馆,我们家舍不得一些好书,精挑细选,留下了大约40包书。这40包书,让我们十分困扰……

现在,我们家有整三面墙是落地书架,远远不够;家里的其它空间,博古架、不常坐的椅子、阳台、床头,哪儿哪儿都是书;我现在的店铺里,也有几个书架放书。就这样,还是有一些书放不下,只能封在包里,摞在角落里。这种感觉,绝对是名符其实的头大,谁藏书谁知道……

于是,痛定思痛,我们家现在除了古籍和旧书之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添新书。

杂志、畅销书,有正版电子版就买,没有正版就…你懂的…

没有电子版,朋友有的话,就借朋友的稍微看看。

总之,就一个准则,只买值得反复阅读的。

然后是使用和阅读问题。

本人敢说,藏书之人,大部分书都不可能拿来精读,有些书只是偶尔翻翻看,有些书买来根本不看,纯是收藏。这属于藏书癖,很多人可能对此感到不解,但确实许多人有这种癖好,我们家都有这毛病……这些书,既然已经买来了,又舍不得处理掉,那么只能想办法保存好、整理好。

实际真正拿来好好阅读的,必然只是藏书中的一小部分。这其中,每本书的阅读次数和频率,肯定也是不同的。

不废话了,直接切入下一部分。

纸本书的整理

书店和图书馆的图书种类太多太多,必须使用电脑管理。就拿我们书店来说,至少2万种书,必须严格按照图书分类进行管理。书店和图书馆要做的,就是让读者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所需的书。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藏书家庭,书都是一本本淘来的,是按自己喜好挑选的,可能很杂,什么门类都有,有的门类可能就几本书,根本没必要细化分类。

即便是同一类别的两本书,可能使用频率的差距也很大。比如,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我需要经常翻翻看看,但是《针灸甲乙经》,基本就当资料存着,轻易用不到。

所以说,图书管理系统,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大型书库,并不符合一般家庭的日常读书习惯。

本人以自己为例,谈谈书籍的整理和选择,都是个人习惯和观点,勿喷,见仁见智吧……

本人算是大学肄业,曾经专业是经济学,爱好是语言学、周易、中医,现在从事古董、艺术品行业,偶尔看看地理、历史、社科等等,基本不读现当代文学,不读励志,不读所谓的心理学,其它的什么类都有。

现有的书,会根据学科门类以及使用频率,先对书进行初步分类:

第一类,学习、研究类。自己的专业书,或者最喜爱的书,也就是经常要看的或查资料用的,值得反复研读的。对我来说,就是艺术史、收藏鉴赏、周易、天文、中医。

第二类,兴趣爱好类。偶尔翻翻看的闲书,比如地理、历史、旅游、美食。

第三类,期刊杂志类。杂志,长期订阅的,或偶尔买来看看的。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国家地理、拍卖图录。

第四类,纯收藏类。几乎不是用来看的书,比如古籍善本、线装书、连环画、百科全书、各种全集(金庸、爱因斯坦、鲁迅、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啥啥的)等等。

整理时,不妨按照上述四种分类,倒序整理。

首先要整理的是最后一类,纯收藏类。凡是几乎不需要看的书,比如一年才动一次,就将它们妥善安放在最不碍事、最难取放的地方吧。比如:

1、书架的最上层。有的书架下面是带门的柜子,放柜子里也可。

2、当然,未见得一定要放在书架上,其它房间有合适的地方也可,比如衣橱上面。

3、不太贵重的话,装箱放在床底下或者储物间也可。

如果,有些书您虽然不看,但是想经常拿出来给客人显摆显摆,比如什么90年版的《绣像金X梅》,文物出版社的《中国金石集萃》,或者古籍善本,等等等等……

那么,您可以考虑来一个金丝楠木的(防虫)、带玻璃门的(防尘)、带抽屉(放古籍)甚至带锁、带保险柜(防盗)的书架……这种书架可以放在办公室、客厅、茶室最显眼的位置上……

这个不是开玩笑,不少藏书大(tu)家(hao)真是这么做,效果蛮震撼的。

接着是期刊杂志类。

如果你订阅期刊杂志,且有攒刊物的习惯,并且,每期看完几乎不会再看第二遍。那么,这些期刊可以和收藏类书籍一样放在上述地方。

建议按期刊的发行顺序,一期期由左至右或由下至上放好。

我们有时会发现,某一期杂志的内容很有用,需要作为资料经常看,那么,就可以专门开辟一小块地方,比如书架的一格或某个柜子上,专门存放这种有价值的单期杂志。

但是,这样很容易将这一期杂志弄坏、弄脏,或者有朋友看到借走,弄旧,甚至弄丢,然后你的杂志刊号就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藏书人显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

一般来说,某期杂志值得保留的只会是某个专题。所以,本人建议,可以将有用的部分扫描下来,存到电脑(网盘)里,杂志还是跟它的兄弟姐妹们放在一起吧。

推荐一个扫描APP,WorldScan扫描王。

然后是兴趣爱好类。

如果不是专门搞研究、做学问,那么,你所拥有的大部分书,应该都是根据兴趣爱好所选择的。

整理的原则:阅读频率优先,书籍开本其次,图书分类再次,书脊颜色最次。

有人按照书脊颜色整理书架……那纯粹是强迫症,或者是行为艺术或者是搞装饰……除非,您能保证记得每一本书的书脊颜色和摆放位置……

阅读频率优先

简而言之,越常用的书,就放到离你越近的地方。比如,你办公桌旁的书架,你沙发旁的书架,你电脑桌旁的书架,因人而异。

至于书的摆放,当你面朝书架站立时:

1、对应你面部的,应该是你天天读的、最常读的书。

2、对应你腰部到颈部之间的,应该是你偶尔要读的书。

3、对应你头部以上的,腰部以下的,应该是你较少读的书。

可以参考下面的。

然后需要考虑的就是书籍的开本。

真正好看、好用的摆放方法,是根据开本来摆放,即同样高矮的书摆在同一格子里。

再讲一个小经验,由于书的宽度是不同的,所以,不要把书推到书架最里面。在书架内壁留点空间,书脊到书架外沿也留点空间。取某本书的时候,可以将两旁的书推进去一点(记得回头放书的时候在整理回来……)。书的高度当然也要合适,比格子略矮5-10cm即可。

如果你将书推到紧贴书架内壁的地方,你只能抠书脊把书抠出来,很容易弄坏书或者弄坏指甲…

所以说,你的常读书,应该在书架上占用2-3个不同大小的格子,分别对应32开,16开,以及特殊开本。

特殊开本,不要参差不齐的摆放,建议从左至右、低到高排列。在较低的书上,可以摆个泰迪熊啊、普洱茶砖、烟盒啥的,调整一下视觉效果。

或者,可以一部分站着,一部分躺着。

以本人为例,常读书在整个书架上,大概也就占一个平方米左右吧。

既然是常读书,我认为它们就像朋友一样,熟悉它们的书名、书脊颜色、摆放位置,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各位认为,常读书有必要按照类别来摆放么?

如果常读书里有同系列的书,当然要将它们放在一起。

如果有什么特殊癖好,可以考虑按颜色渐变摆放……

一般来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在一个地点读书,人在不同的地点,阅读状态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凡是你经常读书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就设立一个这样的书架,不需要太大,小型桌面书架也可。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书架上,就放你的常读书。

以本人自己为例,大概平均每天花几个时读书吧,分别在两个地点:家里以及店里。

在家里,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读的都是偏学术的书,搞点研究,因此,这类书我都放在家里。

在店里,虽然古董店没啥生意,也经常来朋友客人,读书会受打扰,因此,店里放的都是些兴趣爱好类的书,或者是一些可以随时拿起、放下的学习类书籍。

这个概念是本人胡乱总结的……大概就是一些内涵丰富的,一时无法参透的,长篇阅读很累的,随时看看都有心得的,随时可以扔下不看的,比如《思考中医》、《燃灯者》、《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医运气学解秘》、《周易》、《灵枢》、《马未都说》、《荣宝斋》杂志等等等等……

大部分藏书,应该统一放在一个大书架上。

我在后面有提到书架的尺寸等问题,这种大型书架,就可以按照图书专业分类来摆放了。

具体每一格放什么,是个人兴趣爱好的问题。

看藏书量多少吧,比如科学类特别多,可以分好几个格子放。但是宗教、哲学、医学特别少,合并到一起就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每一格书架放满才去用另一格,请给你的新书预留足够的位置。

常读的书总有读完、读透、读烦的时候,那时候,就可以将它放回你的藏书架了。

不要把已经彻底读完的书遗留在常用书架上!很多人就是因为这样,书架才会越来越乱。

再就是,谁都会偶尔外出或旅行。

短暂外出,比如聚餐、会客、乘车等等,可能有少许富裕时间,可以用手机一类的设备放点电子书看,不建议带纸本书。

长途旅行,坐飞机、火车,闲得蛋疼,强烈建议:只带一本你平时读不进去的,但是又很有用的书,寂寞会逼你把它读下去的…… 当然,你可以选择玩手机游戏、和旁边乘客聊天、打牌……

学习、研究类书籍。

用的时候几乎天天要用,不用的时候几乎打入冷宫,整理方法同上。

本人也不是正规学院派,纯是自己瞎研究…只能分享几点经验:

1、严格做好分类,参考书、相关书籍、引用资料,分开放置。

2、做好书签,书签,以及书签。

3、需要的引文,以及重要参考文献,建议扫描之后存在专门的文件夹里。一定要整页扫描,标注好书名、页码。

4、资料不怕多,越多越好。脏、旧都无所谓,反正也不是用来收藏的,能买二手书就买二手书,带笔记的也很好,能用电子版就用电子版。

整理书的经验大致就是这些吧……

实用、方便优先

尽量整齐、美观

善于利用各种空间

选书经验——到底什么样的书才值得收藏。

好大的题目……慢慢补充……

先推荐一些出版社吧,排名基本不太分先后……

由于从小接触上一代(50后?60后?)出版人,备受出版界的叔叔阿姨照顾,以下评价,掺入了许多个人感情。

另外,由于人和人的口味、爱好、关注点均有不同,因此,对于出版社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见仁见智吧~~

出版社

1、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人文、社科类学术书为主,也搞过金庸、蔡志忠一类畅销经典,紧跟文化潮流,时不时地出好书。我是三联书店的后裔,必须将它排第一。

2、商务印书馆:学术类,最著名的就是汉译名著。

3、中华书局:古籍类。

4、人民文学:虽然我不看,但是总要排上它,文学类。

5、世纪出版集团:原上海N家大社合并的,各类书都有吧,整体水平OK。

6、广西师大贝贝特:后起之秀,近年来,N家贝贝特一起发力,尤其北京贝贝特搞的理想国,社科类,文艺类,都有好书。

7、山东画报:图册类。以前不少好书,后来也……

8、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出版社:不少经典专业教材什么的。

9、西泠印社:金石、书法、古籍等等。

10、外研社、外教社:语言、外语类。

还有百花文艺、凤凰,世界图书,新星,海豚,中信,岳麓等等等等…

总之,多关注一些大出版社,总能发现好书。

淘旧书更是如此,过去没那么多书商,就大出版社才靠谱。

版本

相信这里有很多藏书人比在下更懂书籍的版本,不过,肯定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因此本人还是献丑谈谈吧……古籍善本就不谈了。

自古以来,所谓“藏书”,实际上藏的重点不在于“书”,而在于“版本”。

例如,同样是《黄帝内经》,有唐本、宋本、天一阁本、文渊阁本、武英殿本等等等等,各个版本各有特色。

评判一个藏书家的功绩,不在于其藏书数量多少,而在于其藏书的质量,即藏书的版本好。

现代书籍亦然,尽管都是印刷厂批量印刷的,但版本之间还是差距很大的。

版本,即Edition,是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修订、印刷、翻译等等,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

版本概念涉及面很广,包括:作者,选题(或者说内容),校对,出版社,开本,版次,译者(假如有),编辑,美工,排版,印刷,装帧等等等等……

分条目慢慢整理吧……随后慢慢补充:

1、最基本的:错字少,排版舒服,字体大小合适。正版书不一定没错字哦。

2、出版社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大出版社的图书品质是基本稳定的。小出版社有时候会把书号弄出去乱搞,或者一些人为了评职称、搞宣传什么的乱出书,一定要注意分辨……

3、一版一印,即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对阅读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对一些极端藏书家来说,一定要追求一版一印。

4、译者。选择外文译著一定要关注译者!比如《源氏物语》,可能丰子恺的译本就比较好。

5、开本。开本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书看着舒服不舒服。设想一下,假如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是小32开的,吐血不吐血?!假如西游记连环画做成大16开的,囧不囧?!这是我编造的极端例子,但是确实有很多书的开本设计很脑残,具体就不指名道姓了……

6、插图。不要以为随便塞几个相关进去就是插图了……插图的数量、位置、大小、清晰度、内容切合度以及是否偏色等等,都将影响书籍的阅读感受和实用性。

7、插画亦然,可以为书籍增色不少。

8、评注本。古籍常有评注本和白话文本,固然有精品,但是,若没有一定的基础,恐怕会被一些错误注解所误导,不建议选择现代评注本和白话文本。当然,古代的名家集注本,也并非都靠谱。

9、换汤不换药版本。什么全新版、重编版、精编版、彩色版等等等等,大多是换汤不换药,建议收藏一个经典版本足矣。

10、修订版。大部分书籍存一个经典版本即可,但是,有些书籍,尤其是科学类专业书籍和教材、百科全书、辞典等等,一定要选择最新的修订版。固守经典与紧跟前沿并不冲突。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议真正想要藏书的人,可以考虑贴着墙打一套专门的书架。

提几点打书架注意事项吧:

1、建议书架高2米以上,宽1米以下。如果是定在墙上的,可以到顶。不要太宽,每一层放书的隔板越宽,需要的承重能力就越高,一旦压断了……你懂的……

2、书架每一层的高度一定不要统一。最大的格子在最底下,放一些大开本的书,这样可以压住重心以防书架倾倒。最顶上的格子也可以是大的,但绝不能是最小的,否则,书架2米以上的话,你抬着头根本看不清小书的书名。每一层的一般高度在30cm左右,能放下绝大部分32开的书,大格子45cm左右。

3、每一层的深度可以在50cm左右,既保证了书架稳定不会倒,又可以前后摆放两排32开的书,书店一般会这样放点库存书(各位,逛书店的时候想要外观新一点的书,就去后面掏一下吧……)。放一排大书的话,前面还能放点杂物(当然这不是个好习惯……显得比较乱……但是真的很节约空间)。

4、一般书架都是木头的,一定要厚,结实!厚、结实!铁书架很好用,但是不好看。

当然,一般的家庭不可能弄那么多书架,那么,就一定要学会合理利用空间,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来存书,包括卫生间。几个tips:

1、都知道书立吧,多买点,可以把书卡在窗台上啊,写字台边啊,电脑屏幕后面啊,任何平坦的台子都可以。

2、把书躺着摞起来是最节省空间的,但是,不好取用也不美观,不建议这样放。虽然我经常这样放… 旧杂志可以这样摞。

3、箱子。纸箱子、木头箱子,厚、结实!最好别用塑料箱子。常年不需要用的书,统统丢进箱子里。用纸记下书名,放在书的最上面,或者贴在箱子外面。

4、现在的家具多种多样,可以自己开发一下拿来放书。墙上的悬空书架啊,带小书架的茶几,等等等等……

5、书架比较占空间,家具挡在书架前其实也无妨,像我一样,把不重要、几乎不看的书挡起来就可以了。反正,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

防潮、防虫、防水,这些不用说了吧,还需要注意,防火!!防火!!防火!!

1、书架旁边千万不要走电线,建议不要用带灯的书架。凡事总有个万一。

2、书架不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要放在阳光能晒到的地方。海风潮,容易发霉。阳光晒,如果极干燥,有着火危险,不干燥,长期晒也会掉色,卷边。

3、不要在书房抽烟。一是为了防火,再一个,书会吸味的,除非你想让你的书沾满烟味……这里扯句题外话,普洱茶存在书房就很好。

4、干粉灭火器。谁能保证永远不失火?失火了用水浇?我家常备三个灭火器。建议一个书房一个。

电子书的选择和整理

慢慢补充吧……

借 @墨寒 的提醒,先谈一谈电子书和纸本书的取舍。

个人认为,纯粹为了通读、研究、参考书的话,电子书是不二选择。

原因很简单:高效。

随身携带查阅,关键段落可以加书签或截图保存,便于检索有效内容,节省桌面空间等等等等……

本人刚刚完成一本书籍的创作,偏研究向,电脑接双屏幕,左边屏幕开一个word写作,再开一个电子书窗口,右边屏幕开两个PDF窗口,桌上还有两本纸本书,纸本书里的书签乱七八糟,电脑里还有一堆截图和参考文档。如果全都使用纸本书和打印文件……恐怕会乱作一团,简直不敢想象……我由衷地佩服老一代泡图书馆做研究的学者!

随着电子阅读器的发展,人们阅读电子书的体验一定会越来越好。但是,电子书至今仍然无法替代纸本书的一种功能,就是“翻翻看”。

比如我手边有一本纸本的《马未都说》,都是一篇篇的小文章,我拿起来,随便翻开一节,就可以看。电子书就不行了,我只能一页一页翻,或者跳页,感觉就不那么闲适随意了。但是,如果我想在这本书中搜寻和铜镜有关的内容,电子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辞典。我手机里有电子版牛津《ODE》辞典和日语《大辞林》,检索非常方便,还有关联Link。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会跟我有一样的习惯,就是喜欢翻字典。电子辞典没法解决。

在此强烈建议,如果有IT界人士能看到的话,电子书是不是可以考虑加入“摇一摇"功能,摇一下,然后哗啦啦翻页,随机翻到某个章节的开头,或者辞典随机跳到某个词条。

现在,电子书还有一大问题,就是D版居多,粗制滥造,鲜有好版本。

个人认为电子书的好版本应该具有以下条件:

1、正版。最好是像AMAZON一样,能够做到每一本书跟作者三七分账,而不是国内现在普遍的买断电子版权,作者获得不了太多利益。只有支持、保护创作者,才会有好作品出现。

2、编目完整、清晰。目录精确到小章节最好。

3、版式舒服。页眉页脚什么的有则更好,没有也无妨,主要是排版合理。

4、引用、注解齐全。引文清晰,最好有link,注解最好有单独的弹出框。这是未来的技术发展问题了……

5、完整、清晰。多数电子书都输在上。所以,类电子书,一时半会儿很难取代纸本书的地位。

6、错别字少,特殊符号齐全,没有内容缺失等等。

我相信,总有一天,各种书籍(包括古籍)都会向上述趋势发展出正版或者公版电子书。

正版电子书的制作和推广,不单单是出版社和电商的问题,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期待政府、院校、研究所能够参与其中。至少,希望政府能完善法律法规来监管吧。

很多人在使用D版电子书,我也是。我相信这其中很多是无奈之举,有些书既买不到纸本,又没有正版的电子版,我国的图书馆又不那么开放,情何以堪!

这里提倡一下,如果您要读的书有正版电子书,如果您买得起,希望您购买正版,正版电子书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支持。

授权电商平台,官方网站购买倪海厦正版书籍。

1、授权电商平台:在淘宝、天猫、京东等授权电商平台上,可以找到许多销售倪海厦正版书籍的商家,在这些商家处购买,通常能保证所购书籍为正版。

2、官方网站:访问倪海厦官方网站,并在网站上购买书籍,可以确保获得正版。

3、倪海厦的书籍主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这些书籍对中医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倪师还有《针灸篇》、《神农本草经》、《天纪》、《人纪》等著作,而《人纪》则是为了传承中医知识所做的教材,包括《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其中《黄帝内经》是最早最完善的生理学病理学与诊断学。

本文来自作者[俐静]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4782.html

(17)

文章推荐

  • 攀枝花学院是二本里的几流?

    攀枝花学院也是一所不错的学校,那么攀枝花学院是二本里的几流?攀枝花学院好不好?下面我将为你带来详细的介绍,让你更加了解攀枝花学院。1、攀枝花学院是二本里的几流攀枝花学院在四川既有第一批次也有第二批次招生,不过在全国基本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攀枝花学院是二本大学。(自

    2025年08月02日
    13
  • 新农合为什么不报销?

    这是河南省关于新农合转诊规定方面的文件,你看看:豫卫农卫[2012]10号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转院管理暂行规定(修订)》的通知各省辖市卫生局,各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诊转院管理,方便参合人员外出就医和报销,根据河南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中医

    2025年08月03日
    5
  • 岭南师范学院算名牌大学吗

    岭南师范学院不算名牌大学。岭南师范学院不是985大学、不是211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是双万计划大学。所以与国内顶尖大学相比,岭南师范学院的档次不算高。与全国2700多所大学相比,岭南师范学院确实是一所档次较为一般的本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比较厉害的大学,学校在国内大学中排名353~526名。由

    2025年08月05日
    6
  • 英国留学保证金可以提前解冻吗?

    签证下来了,带上身份证和当初去银行办的存款证明到银行保证金就可以提前解冻。一般来说,留学经济担保金是根据一个国家目前的学费和生活费平均水平而制定的,用来判断留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完成学业。从目前的情况看,英国和美国的留学费用最高,所以担保金也居高不下。因为各国的物价、消费指数存有一定的差异,所以

    2025年08月05日
    5
  • 奇点是什么意思

    奇点的意思是指一个当数学物件上被称为未定义的点,或当它在特别的情况下无法完序,以至于此点出现在于异常的集合中。奇点可用于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能够一笔画出,当一个图形线条之间相通且奇点数为0或者2时,该图形可一笔画出。另所有的端点都是奇点。奇点通常是一个当数学物件上被称为未定义的点,或当它在特别的情况下无

    2025年08月30日
    5
  • 贵州财经大学有哪些专业

    贵州财经大学开设的专业有: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音乐学、舞蹈学、金融工程、金融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审计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财政学、税收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社会工作、会计学、英语、翻译

    2025年09月06日
    12
  • 安师大哪些专业好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省属重点大学,其优势专业包括:1.中国语言文学:这是安师大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资源。2.数学与统计:该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教师队伍。3.化学:安师大的化学专业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4.

    2025年09月06日
    6
  • 实测辅助”微信拼三张透视辅助软件”其实确实有挂

    您好:微信拼三张透视辅助软件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QQ群】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微信【添加图中QQ群】安装软件.

    2025年09月09日
    5
  • 职场中如何让上司接纳你的方案?

    在职场中,为了让上司能够很好的接纳自己的方案,我们需要营造自然的环境和状态,尽量以领导熟悉的话题来进行交谈,在提意见的过程中,多说可行性的建议,还要给领导提供可具象化的说明,并且设置多种选项,让上司能够做出选择。和领导提建议,要营造自然的环境和状态我们在职场中,为了让上司能够接纳自己的方案,在和领导

    2025年09月12日
    1
  • 全热交换新风系统会增加空调电费吗

    的详细描述:首先,处理到室内等焓的意思是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也就是意味着,处理到等焓状态的新风已经是达到了室内送风点的状态参数。但是全热交换设备只是利用室内排出的冷气将新风进行冷却,然后送到室内。而全热交换的热交换效率一般在60%—80%之间(具体看设备参数,这是比较好的设备的热交换效率了),也就是

    2025年09月13日
    1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俐静
    俐静 2025年08月31日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俐静”!

  • 俐静
    俐静 2025年08月31日

    希望本篇文章《谁知道一天当中哪个时辰最好啊-》能对你有所帮助!

  • 俐静
    俐静 2025年08月31日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俐静
    俐静 2025年08月31日

    本文概览:"子午"二字,具有时辰、阴阳、和方位等含义。从时辰看,一天24个小时,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就是十二个时辰,子即子时,23—1点,午即午时,11—13点;从阴阳变化来看,子时为阴...

    联系我们

    邮件:雷雅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