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1、匈奴
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2、羯
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
3、鲜卑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经历后来的历史进程,到隋朝时期,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最终消失。
4、羌、氐
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消失在历史中;另外南迁的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扩展资料:
五胡乱华过程:
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
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杀太子刘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怀帝侄司马业(或作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
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俘虏晋愍帝。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百度百科-五胡乱华
白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人是指现在哪些地方的人
傣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陇南地区,属于高山农耕民族。氐族长期居住在陇南山区。汉武帝大军北击匈奴时,路过此地,顺便征服了狄族,在此设武都郡。
西晋时,公元296年,彝族首领杨茂寿率领彝族部落迁至武都县丘迟山,建立割据政权,史称前丘迟国。这个丘迟国家是“百家争鸣之地”,总共只有武都和尹平两个县。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从此,中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五大野花时代。凭借这种灵活的外交政策,弱小的丘迟国家实际上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直到前建统一北方,看到西南有个小疙瘩国,就派将军把国推平,把它的氐人迁到关中。前国灭亡后,国的杨氏家族没有被处死,而是留在前秦为官。此时是东晋,公元371年。
虽然追随了苻坚,但杨家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兴国之志。公元383年,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丁洋乘机带领旧部回到丘迟,招募氐人,重新挂上了国的招牌。历史上它被称为丘迟国家。后秋池为了生存,先后向西秦、东晋、北魏进贡。丁洋死后,他的弟弟杨胜继位,杨胜死后,他的儿子杨玄继位,杨玄死后,他的儿子杨宝宗继位。然而,杨宝宗年轻,被的弟弟杨废黜,杨继位。杨当是不折不扣的奇葩。他野心勃勃,试图改变丘迟的悲惨命运,所以多年来一直在招兵买马。要知道,丘迟的总人口只有40——5万人,他能以全国之力组织起来的军队也不过一万多人。公元432年开始,丘迟遭受中国连年干旱,国内形势危急。为了走出困境,杨南荡先后向北魏和两位重量级人物发起挑战。被北魏和刘崧的地方势力打败。公元43年,杨乘更换梁、秦二世州刺史之机,出兵攻打,接连攻克数城,占领汉中。刘崧大怒,派司马程潇为先锋攻打汉中。刘崧不断增兵,当丘迟崩溃时,刘崧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汉中失地。仔细看,北魏宋交界的小青疙瘩就是郭。
41年,洪射冰,不自量力的杨,倾全国之力南征宋朝,企图占领宋朝的巴蜀之地。刘崧不断受到这个小国的骚扰,这一次他终于出兵了。442年一举平了,而杨战败,被投北魏,后来报仇雪恨。
不过,也无所谓,郭在那之后就出去了。杨的愚蠢导致了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北魏以报复郭为名,决定分四路攻打。宋朝发生了一场大战,宋朝战败,于是和魏延讲和。
但是,彝族人真的是百折不挠。443年,彝族杨文德跑回武都,建立武都国。他顽强地坚持了35年,于477年被魏所灭。武都被灭一年后,杨建立了,又延续了28年。魏攻下,带王央回洛阳,改为五星镇,安
另一方面,杨的弟弟于公元477年建立了阴平国,一直延续到公元580年。由于当时的阴平王杨帮助北周益州太守讨伐隋文帝,被隋文帝再次发配推平。这一次,氐族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足够的神奇回春。氐族逐渐消失,氐族后裔逐渐散居全国各地,融入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氐族彻底从历史中消失。
三百年来,狄人锲而不舍,五次灭国,五次揭竿而起,试图在弹丸之地的大国夹缝中求生存。与五朵野花和南北朝时期大国的变化速度相比,丘迟五国已经可以称得上稳定了。是什么让一个小国存在了300年?
第一,独特的地理条件。丘迟地处山区,易守难攻。由于其多山的领土,密集的河流流域和很少的对外交往,丘迟成为乱世中被大国遗忘的天堂。
第二,氐族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丘迟是氐族最初的聚居地。有一个针对丘迟的深刻的国家阴谋。丘迟五次被灭,氐族人五次光复了自己的国家。据李祖焕《仇池国志》年记载,“毁于苻坚、杨定兴,后毁于、杨文德复兴,又毁于北魏、杨复兴三次。这种强烈的建国精神,在十六国学中是前所未有的”。虽然丘迟很弱,但它不是。
第三,灵活的外交政策。
夹在南北中间,郭总是受到两面的威胁。于是,郭顺应时代,审时度势,游走于南北之间,利用南北矛盾自救。丘迟国家往往依附于强大的一方,但同时也对其他政权表现出善意。玩的时候要平衡,不要树敌。最终,丘迟的生存时间甚至比一些大国还要长。
由于民族大融合,氐族最终融入中原各民族。但他们五次灭国,五次复辟的历史,依然显示了狄民族的坚忍不拔。这也是其他民族可以借鉴的地方。
那些人早没了。
历史上辉煌一时的少数民族消亡了非常之多,他们都已经成为汉族。而且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所以无法定论
不过可以讲讲历史。白匈奴起源于塞北,公元4世纪70年代初越阿尔泰山西迁粟特,其国的政治中心在两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在南北朝时期广泛活动于阿尔泰山脉以西的地方,并从索格底亚那越过地水侵略当时处于衰落中的贵霜王国,并扩展其势力于波斯,白匈奴在扩展其势力于妫水之南、定都于拔底延城。全盛时,其领域东至葱岭到天山南路的一部分,西至里海的库尔干河地方。
剩下的几个都是五胡乱华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他们可以说当时四散在中国北方,这么多年估计全国都有。鲜卑么现在姓慕容和元的有部分是(两大分支慕容鲜卑和拓拔鲜卑,拓拔改姓元)羯,现在姓石的。氐和羌太小,氐族乱七八糟的分布太多不过其源於先秦时期的西戎。羌活跃于西北。
本文来自作者[明胜利]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497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明胜利”!
希望本篇文章《“五胡乱华”中的五胡分别是现在哪些地区的族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1、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