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中国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
谁知道丝绸之路课文?
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后汉书·西域传》)的繁荣景象。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可感,易于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
体会~我觉得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荒漠戈壁和盐碱沼泽。在当时生产和交通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代各国劳动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侣等,冒着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才开通这条商路,对于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骞与丝绸之路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古罗马的皇帝去剧场看戏。他身上那件绚丽夺目的长袍使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皇帝的新装赞不绝口,连看戏都要忘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件长袍是用中国丝绸制作的。
从此,华丽的中国丝绸被欧洲人誉为最珍贵的衣料,和黄金的价钱一样。罗马人把中国叫“赛里斯”,就是丝绸的意思。
那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没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茫无际的沙漠,还有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人们经过那里,还要躲避强盗和野兽的袭击。那么,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
原来,有一条贯通亚洲的道路,向西延伸到地中海,直达欧洲,这是一条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历史学家把这条路称为“丝绸之路”。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两千一百多年前,张骞奉汉朝皇帝的命令,带着一百多人从都城出发,渡过黄河,进入浩瀚的沙漠。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却不幸被游牧民族俘虏,忍受了十一年的屈辱后,才找到机会在一个寒夜里逃出来。他们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张骞回来时,随从人员只剩下了一个。听了张骞的介绍,人们才知道,西域既不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也不是人们传说中的恐怖世界。于是到西域做生意的人多起来了。中国的丝绸、铁器等源源不断地运过去,西域的胡萝卜、葡萄、良马等也传到了中国。张骞打通的“丝绸之路”,成为联结欧亚大陆的纽带。
本文来自作者[玉露露]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56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玉露露”!
希望本篇文章《丝绸之路课文六个仪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