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
掏干了湖水来捕鱼,怎么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林薮的草木来打猎,怎么能打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薮: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田:同“畋”,打猎。
成语竭泽而渔的出处是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下一句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作品简介:
本文是《吕氏春秋·孝行览》,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行孝是做事的纲纪,是治国的根本。从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吕氏春秋》确实兼有儒家、道家等多家流派的思想。
内容简介: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故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后及所疏;先本后末,先近后远。必先以所重,而后及所轻。今有人于此,行于亲重,而不简慢于轻疏,则是笃谨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
曾子:
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所谓贵德,为其近于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于君也;所谓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所谓慈幼,为其近于弟也。”
伯牙: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为汤说美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竭泽而渔的意思和典故
竭泽而渔一词出自《吕氏春秋·义赏》,具体句子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一、详细释义
竭泽指将池塘或湖泊的水完全抽干;而渔指在干涸的水底进行捕鱼。字面意思上,竭泽而渔表示将水源彻底耗尽后再进行捕鱼的行为。
深层含义指的是采取过度的措施,彻底耗尽一切资源,以获取短期的私利或利益。这个成语比喻为了一时的得利而不顾长远发展,导致资源耗尽、损害大局的做法。
二、成语启示
1、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
竭泽而渔启示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不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并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以保持资源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管理资源和环境
此成语提醒我们对资源和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当过度利用某一资源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资源的枯竭。应该注重平衡,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来保护环境和资源。
3、倡导可持续经营与生活方式
竭泽而渔的启示对可持续经营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倡议。应该采取环保和可持续的做法,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伤害。只有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和利用资源,才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供应的持续性。
竭泽而渔成语造句:
1、这家公司一味地追求短期利润,没有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像是竭泽而渔一样,最终导致了业务的崩溃。
2、这个国家的渔民们意识到竭泽而渔的后果,开始采用科学的渔业管理方法,以确保鱼类资源能够持续地供应。
3、那个农民懂得农田的合理轮作和土壤修复,不仅保护了土地资源免受竭泽而渔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某公司领导意识到在员工培训和激励方面要追求长远的发展,而不是竭泽而渔地追求短期的业绩,以保持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竭泽而渔(拼音:jié zé ér yú)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
竭泽而渔指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捉鱼;比喻做事只顾眼前的利益,丝毫不为以后打算。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曹、卫、陈、蔡、郑等诸侯国都倒向强大的楚国,只有宋国不愿意亲楚,而投靠了晋国。楚成王非常恼怒,他命大将子玉统帅三军,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商丘。宋成公赶紧向晋文公求援,晋文公亲率大军前往救援,在城濮(今山东濮县)与楚军相遇。
当时,晋军在兵力上不如楚军,于是,晋文公召集众臣一起商量对策。大臣子犯提议应该采用欺诈的方法迷惑楚军,然后伺机击败他们。
晋文公觉得子犯的主意很有道理。但大臣雍季却持反对意见,他对晋文公说: “臣觉得这个办法并不好。”晋文公问道:“为什么呢?”雍季说: “假如有个人想要捉鱼,就把池塘里的水都弄干了。
这样,他当然能捉到池塘里所有的鱼,可等到明年,池塘里就无鱼可提了。所以,臣以为,欺诈的方法虽然偶尔用一次会取得成功,可是常用就会失灵,因此并不是长久之计。
晋文公非常赞同雍季的看法,但当务之急是先解救宋国的危机,所以晋文公还是采纳了子犯的计策,果然打败了楚军。
回国以后,晋文公对各个大臣论功行赏,然而,雍季的封赏却在子犯之上。有人感觉很奇怪,就问晋文公: “您是不是将封赏弄错了?”晋文公说: “子犯的计策,只能让我们取得一时的优势,而雍季的建议,却能使我们受益几百年。一时的好处怎么能比得过一世的好处呢?
本文来自作者[谷峰泰然]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606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谷峰泰然”!
希望本篇文章《竭泽而渔 古文翻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掏干了湖水来捕鱼,怎么能捕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林薮的草木来打猎,怎么能打不到?但是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