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唐代有个武则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个新的名字,却又觉得现有的这些字都不足以表达她现在的光辉,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个字,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牛与物理
一头牛与一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草。牛得意的炫耀:喂,马老弟,我发现我是头很伟大的牛哩。最近我又有一个新发现。
马忙问:牛老兄,你有什么新发现啊?别卖关子,快说啊!
牛兴奋的说:我现在搞清楚物理为什么叫物理了。你知道是谁创立的物理学吗?
这匹马也是博古通今,它说:嗯,好象是一个叫牛顿的家伙吧?
牛说:对啦,就是这哥们。因为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太大,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那个牛字用在物理的物字上,说来物理学也是一门牛学啊。
马笑了:嘿嘿,牛老兄,我想你只知其一,不只其二啊。物字怎么写?这边的确是牛字,那边却是一个勿字。勿啥意思,知道不?就是不是的意思。这就是说物理学不是牛学嘛。
牛火冒三丈:呸,你这匹疯马!离我远点,我和你是疯马牛不相及!嘿,我真是太伟大了,我居然又轻易的搞懂了一条成语哩!
例证
肉说:“瞧见没?我是内字加个人字,就是内人的意思。有方言为证,有的地方,男人会管自己的妻子亲昵的称做‘肉肉儿’。”
婆说:“如此说来,我是女字上边一个波字,就是说我是个波霸女子,身材超正点。有典雅词汇为证,人们常说婆娑,就是夸我曲线玲珑曼妙呢。”
我们要想为自己找到一个自己并不具备的优点,那真是太容易了,而且,通常我们会找到许多有力证据,来予以证明。
中国的文字传说最早是仓颉创造的,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真正进入文明时代。仓颉造字开创了我国文字的先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源头。岐山县城南三华里处仓颉庙中的一通石碑,就记录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典籍中的神话传说,仓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个眼睛,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远古时候,人们只会说话,不会写字,要把事情记录下来很不方便。传说有一次,仓颉的母亲出外采桑,仓额一人在家编筐。突然,一位同年好友跑来告诉他,山上的一只猛虎将本村一头黄牛咬死吃掉了。仓颉十分气愤,约了伙伴去除害。临行前,他在西墙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点了一点,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阳落山才能回来。仓颉的母亲归来,见墙上画了一只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气得晕了过去。傍晚,仓颉打猎归来,见娘脸色蜡黄,气息奄奄,忙问有何伤心事,娘说明了原委,由于过度惊吓,不久便去世了。仓颉既后悔又难过。从此,他便骑着驴骡,离开家门,体察各地风土人情,记录方言土语,立志要造出字来。
那时没有纸,仓颉便把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在树皮和苇叶上。驴骡驮得过重,行到今岐山县境内仓颉庙村时累死了。仓颉不能继续前行,便寻了座茅草房住下,从早到晚写写画画,忙着造字不停。当时,他正琢磨着“出”和“重”两个字,山上架山本该为“重”,远行千里本该为出门在外的“出”,但由于青蛙的聒噪扰乱了他的思绪,把这两个字给弄颠倒了。他一气之下,饱蘸了浓墨,狠劲向旁边的池塘中甩去。墨点子把青蛙的嘴全都油墨了,青蛙这才不叫了。至今,这里的青蛙嘴全是黑的,有诗云:“仓颉造字思绪浓,小蛙咯咯叫不停,神笔轻点墨封嘴,从此闭口永无声”。据说,仓颉在这儿造的字非常多,民间有诗为证:“仓颉造字一石粟,孔子读了七斗七,剩下二斗无用处,撒到邻邦赠外夷。”
关于仓颉及仓颉造字,在许多辞书典章中均有论述。《吕氏春秋·君守篇》中述“仓颉作书”。《淮南子》记载:“史皇生而能书”。《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黄帝的记事官员仓颉,看见鸟兽的瓜印蹄远之迹,知道了从事物的本质及外在表现形态来区别各种不同的事物,这才开始创造了文字。
“匍匐”吊丧
北宋时,福州有一读书人名陈烈,他生性迂腐,凡事都要遵循古礼。
有一次,他的老朋友、著名书法家蔡襄家里有丧事,他便带领着二十多个学生,到蔡家吊丧。将近蔡家时,他对学生们说:“《诗经谷风》里面这样说:‘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现在,就请诸位与我一同行此古礼。”于是,在陈烈的带领下,二十多位弟子一齐趴在地上,一边嚎啕大哭,一边爬行着,进了蔡家。蔡襄一家人见这情状,都愣住了,妇女们更是吓得躲避不迭。
实际上,《谷风》诗中的“丧”,并不是专指丧事,而是指灾难;“匍匐”在这里也不是本义“手足并用,伏地而行”,而是引申为“尽力而为”的意思了。
陈烈食古不化,又要遵循所谓古礼,结果闹了大笑话。当时,有一位画家叫李遘,听说这桩事,还专门作了一幅画,名为《匍匐图》。
“微须”逐生员
面貌册是古代登记生员外貌特征的册子。每次考试之前,官府要核对一番,以防冒名顶替。某官员视学江苏,常熟一生员沈廷辉大为恐慌,说:“我一定会被逐了!”原来,沈廷辉三十余岁,有一点胡须,因此面貌册上填的是“微须”。可是,听说这官员历来都把“微”训为“无”,凡是有须而填“微须”者,都被认为面貌不符而被赶出考场。沈廷辉想请管理面貌册的学书代为修改,可是直至考前的那一天,还是找不到其人。到了三更,沈廷辉只得跑到理发店,刮掉了胡须。进考场时,唱名至沈廷辉,那视学的官员端详着沈廷辉,说:“这人又是一顶替者。面貌册上分明填‘有须’,你却为何无须?”原来,那学书与沈廷辉有交情,已事先将册中的“微须”改为“有须”,却又来不及跟他打招呼。这一来,没有了胡须的沈廷辉,真是百口莫辩了。他只得垂头丧气离开考场。
又有一生员,也是因为稍有胡须而面貌册填“微须”而被斥逐。那人不服,跟那位官员争辩起来。官员大怒,说道:“你枉读经书,难道不知道朱夫子的注解将‘微’解为‘无’吗?”生员笑道:“若这样说,《孟子》里面说孔夫子‘微服而过宋’,是脱得赤条条的了?那将成何体统!”官员听了,一时语塞。此后,他也就不再以“微须”来斥逐人了。
按“微”是多义字。意为“少”的:“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礼祭义》)“意为“无”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微服”意为隐蔽身份而更换平民服装,使人不识。“微”意为“隐蔽”。如:“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孟子万章》)那官员知其一而不知其它,以偏概全,就难免出错了。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俩厅。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几寸步难走。
“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且”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
“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屎”对“尿”说:干的和稀的就是不一样。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 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
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主任
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副主任
侯为贵(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糜正琨(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马建国(天津大学教授)
陈前斌(重庆邮电大学教授)
编委名单(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序) 1. 艾 波 中国联通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 2. 曹淑敏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3. 陈建平 上海交通大学211/985办公室主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 4. 陈 杰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5. 陈前斌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6. 陈锡生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7. 程时端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教授 8. 高 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9. 葛建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10. 顾畹仪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教授 11. 郭云飞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 12 管海兵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13. 侯为贵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4. 何士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15. 洪 波 中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16. 纪越峰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17. 江 华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18. 蒋林涛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工 19. 雷震洲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20. 李红滨 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21.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22. 李乐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23. 李融林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 24. 李少谦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25. 李 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CERNET 网络中心副主任 26. 马建国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27. 孟洛明 北京邮电大学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28. 糜正琨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29. 庞胜清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次 30. 史立荣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31. 孙枕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32. 孙知信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院长、教授 33. 谈振辉 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34. 唐雄燕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 35. 田文果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36. 童晓渝 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37. 王 京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 38. 王文东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 39. 王晓明 中兴通讯微电子研究院院长 40. 王育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41. 韦乐平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工 42. 卫 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43.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 44. 吴克利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45. 徐安士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46. 须成忠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云计算中心主任 47. 续合元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教授级高工 48. 薛一波 清华大学CPU&SOC中心副主任,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院 49.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50. 杨 震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教授 51. 尤肖虎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52. 乐光新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53. 张宏科 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54. 张 平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55. 张同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 56. 张智江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建设部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57. 赵厚麟 国际电信联盟(ITU)副秘书长、俄罗斯电信科学院院士 58. 赵慧玲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59. 赵先明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60. 郑纬民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61. 钟义信 北京邮电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计算机学院教授 62. 朱近康 中国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本文来自作者[鸢尾花飞]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65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鸢尾花飞”!
希望本篇文章《天津大学马建国哪里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