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恪得驴》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九》中的一篇文章,译文如下: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着: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
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全部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2,注释:
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会:聚集,会合。题:书写,题写。
听:听从。举:全部。
以:相当于“把、拿、将”。
使:让。益:增加。因:于是。与:给。
益:在本文中指增加, 还指好处。
举:全。坐:同“座”座位。
3,全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扩展资料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地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如下: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瑾。诸葛恪跪下来说:我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于是就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
作者简介: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蜀汉灭亡后,“沉滞者累年”。后受张华荐举,在西晋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本文来自作者[景胜楠]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景胜楠”!
希望本篇文章《诸葛恪得驴出自哪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诸葛恪得驴》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九》中的一篇文章,译文如下: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