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个人)
一等奖150人(以姓氏笔画排名)
姓名 单位
姓名 单位 于清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吴忆春 滨州职业学院 于琮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吴向峰 山东职业学院 王文静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吴皓 山东大学 王玉卓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辛杰 山东大学 王立祥 山东大学 辛嵩 山东科技大学 王岩 齐鲁师范学院 沈海燕 淄博职业学院 王岳喜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宋小霞 山东女子学院 王映红 威海职业学院 宋月鹏 山东农业大学 王虹 泰山医学院 宋丹 威海职业学院 王衍安 山东农业大学 宋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洪妮 临沂大学 宋睿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王艳郁 潍坊医学院 张子林 潍坊学院
王海亮 山东科技大学 张文硕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王琨 山东交通学院 张令杰 山东艺术学院 王鲁 山东女子学院 张冰 山东农业大学 王瑶 山东艺术学院 张红 泰山医学院 王磊 滨州学院 张芳 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蕾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张英姣 聊城大学 王巍 山东轻工业学院 张凯 枣庄学院 牛曼冰 济南职业学院 张建惠 鲁东大学 尹婷婷 滨州学院 张娜 山东大学 石硕 山东建筑大学 张晓军 东营职业学院 田文德 青岛科技大学 张晓敏 滨州医学院 田钰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晖 山东轻工业学院 印志磊 山东大学 张益刚 曲阜师范大学 冯春媛 山东交通学院 张琳 泰山医学院
冯艳萍 潍坊科技学院 张雯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冯德军 山东大学 张斌 山东师范大学 曲科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斌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吕爱梅 曲阜师范大学 张媛 烟台职业学院 朱溢楠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张影 山东交通学院 朱颜
聊城大学
陈风强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的师资队伍
“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初新兴的生物学研究领域,是在阐明并模拟生物合成的基本规律之上,达到人工设计并构建新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生物系统,从而建立药物、功能材料或能源替代品等的生物制造途径,我国必须重视和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近日,在以“合成生物学基础前沿问题”为主题的第144期东方科技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60多位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发出呼吁。
中国大会执行主席邓子新院士认为:“在合成生物学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面前,探讨在我国开展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最佳切入点,发展和建立合成生物学新理论、新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对提升我国现代化生物技术水平、抢占合成生物学研究制高点有极大的意义。”与会专家结合国际合成生物学发展动态及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探讨我国开展合成生物学的可行性、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合成生物学中核心元件(如基因线路、酶、代谢途径等)的标准化以及合理组装方式,建立具有可预测性和调控性的代谢途径,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生物体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自2000年《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了人工合成基因线路研究成果以来,合成生物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被公认为在医学、制药、化工、能源、材料、农业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际上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发展飞速,在短短几年内就已经设计了多种基因控制模块,包括开关、脉冲发生器、振荡器等,可以有效调节基因表达、蛋白质功能、细胞代谢或细胞间相互作用。200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标准生物部件登记处,目前已经收集了大约3200个BioBrick标准化生物学部件,供全世界科学家索取,以便在现有部件的基础上组装具有更复杂功能的生物系统。
中国大会执行主席杨胜利院士在报告中指出,2006年以来,合成生物学发展又进入了新阶段,研究主流从单一生物部件的设计,快速发展到对多种基本部件和模块进行整合。通过设计多部件之间的协调运作建立复杂的系统,并对代谢网络流量进行精细调控,从而构建人工细胞行为来实现药物、功能材料与能源替代品的大规模生产。
2008年,美国Smith等人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人工化学合成、组装的细菌基因组。今年8月份,他们又成功地将该基因组转入到Mycoplasma genitalium宿主细胞中,获得了具有生存能力的新菌株。该研究使人工合成生命这一合成生物学终极目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创造可用于生产药物、生物燃料、清理毒性废物等方面的人工基因组奠定了基础。
与国际上合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相比,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相关重大成果仍不多见。但是,我国在合成生物学所需的相关支撑技术研究方面并不落后于国际主流水平,如大规模测序、代谢工程技术、微生物学、酶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基础。如何对现有研究力量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已有的良好研究基础,从医药、能源和环境等产业重大产品入手,抓住合成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创建可控合成、功能导向的新代谢网络和新生物体,引领中国合成生物学的原创研究和自主创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大会执行主席赵国屏院士在以《合成生物学——从科学内涵到工程实践》为题的报告中提出,合成生物学是继系统生物学之后,生物学研究思想在从“分析”趋于“综合”、从“局部”走向“整体”的认识基础上,上升至复杂生命体系“合成、构建”的更高层次;也是继以“原位改造与优化”为目的的基因工程技术和以“数据获取与分析”为基础的基因组技术之后,生物技术上升至以工程化“模型设计与模块制造”为导向的更高台阶。
利用合成生物学实现‘人造生命’,是通过学科交叉,进一步发展系统生物学的一次科学思维革命,将为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崭新的思想武器。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和理论,对生命过程或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创造解决生物医药、环境能源、生物材料等问题的微生物、细胞和蛋白(酶)等新“生命”,可能带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对于解决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生物技术问题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策略意义。“它有助于人类应对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带来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马延和、清华大学教授林章凛、南开大学教授王磊、山东大学教授祁庆生和复旦大学/西藏大学教授钟扬等专家建议,针对我国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与挑战,要聚焦若干重要的生物学体系,实施面向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基产品等重要生物产品的合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合成相关的细胞工厂和分子机器。“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要建立合成生物学工程技术平台和研究实验体系,实现关键工程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另一方面要揭示细胞工厂和分子机器的运行机理和构造原理,实现优化设计,提高元件、网络的合成能力和调控能力,尽早拿出实在的成果来。”
教授 王有志 陈青来 王广月 李连祥 刘健
副教授 姜丽荣 薛云冱 刘振华 王培军 侯和涛 陈瑛
讲师 王胜桂 王薇 衣振华 龚强 刘玉萍 郑英杰 田利 邱茜 教授 宋修广 商庆森 姚占勇 刘树堂 崔新壮 杨晓光 Elizabeth Deakin Paulo Sergio Custodi
副教授 曹卫东 杨则英 姜燕玲 葛智
讲师 毛洪录 管延华 孙仁娟 王磊 教授 曹升乐 包怡斐 贾超
副教授 苗兴皓 李传奇 孙秀玲 潘维宗 刘建华 张启海 张云鹏 于翠松 员汝安
讲师 李振佳 王好芳 教授 黄绳
副教授 宁荍 付志前张汝华张公升
讲师 谷建辉 董睿 于洋 王金岩 左长安
助教 郭秋华 朱瑞冉 时柏营 王金岩 王茹茹 教授 张培忠 陈继光 赵然杭
副教授 王彦明 崔伟 马世荣 张凤兰 单国骏
讲师 孙纪正 教授 冯维明 张敦福 王全娟 蔺海荣
副教授 刘敏 王玲华 魏星原 王卫东 虞松 刘广荣
讲师 陈东 赵俊峰 宋娟 李文娟 张波 乔丽苹 王少伟 王炳雷 教授 朱维申 李术才 陈卫忠 张强勇 李海燕 李树枕 张乐
副教授 马秀媛 向文 丁万涛 薛翊国 王汉鹏 张峰
讲师 林春金 武科 邱道宏 苏茂鑫 李利平 杨为民 李勇 王者超 刘斌 张霄 张乾青 教授 朱维申 李术才 陈卫忠 张强勇 李海燕 李树枕 张乐
副教授 马秀媛 向文 丁万涛 薛翊国 王汉鹏 张峰
讲师 林春金 武科 邱道宏 苏茂鑫 李利平 杨为民 李勇 王者超 刘斌 张霄 张乾青 高级工程师(实验师) 汤红卫 包婷 孙文成 马慧敏 周玉香 王兴菊 王艳玲 王登杰
工程师(实验师) 赵治广 马国梁 李华銮 马明莉 于孝清 赵新来 程泉 李景龙 隋斌
高级技工 史磊
本文来自作者[帅志胜]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8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帅志胜”!
希望本篇文章《山东省微课比赛一等奖是省级奖励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山东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个人) 一等奖150人(以姓氏笔画排名) 姓名 单位 姓名 单位 于清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吴忆春 滨州职业学院 于琮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