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是范仲淹说的。
该句出自《灵乌赋》,先是梅尧臣对范仲淹的劝慰之文。范仲淹生性耿直,看到朝政过失都要理直气壮的批评,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
范仲淹妻子李氏病死在饶州,他自己也得了重病,在附近做县令的梅尧臣,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首《灵乌赋》给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屡次被贬,以后不说学报喜鸟。
扩展资料:
《灵乌赋》,一为梅尧臣对范仲淹的劝慰之文,一为范仲淹回梅尧臣的劝慰之文。范仲淹生性耿直,看到朝政过失都要理直气壮的批评,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被吕夷简蛊惑君主贬为饶州知州,后又几乎贬死岭南。
范仲淹妻子李氏病死在饶州,他自己也得了重病,在附近做县令的梅尧臣,写了一首《啄木》诗和一首《灵乌赋》给他,劝范仲淹学报喜之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从此拴紧舌头,不要多事。
范仲淹立即回写了同题《灵乌赋》给梅尧臣,斩钉截铁的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为世人所千古传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灵乌赋
胡适拒绝留在大陆说了三句话是什么?
意思是宁可直抒胸臆而死去,也不想沉默无言而苟且偷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出自范仲淹《灵乌赋》,表明了人的一种生活态度,这也表明了作者向往轰轰烈烈的生活,不甘于平凡。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预示个人自由和价值的宣言。只有在表达自己的信仰和态度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和意义。
胡适拒绝留在大陆说了三句话:
1、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2、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个人经历
宣统二年(1910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民国六年(1917年),回国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民国七年(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民国八年(1919年),出版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
民国九年(1920年)2月,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国学季刊》杂志编辑,创办《努力周报》杂志。民国十七年(1928年),出版论著《白话文学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被聘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创办《独立评论》杂志。
本文来自作者[卞奕瑞]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卞奕瑞”!
希望本篇文章《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是谁说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是范仲淹说的。该句出自《灵乌赋》,先是梅尧臣对范仲淹的劝慰之文。范仲淹生性耿直,看到朝政过失都要理直气壮的批评,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范仲淹妻子李氏病死在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