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教育部统一部署。中央各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指导和管理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的工作程序为: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收集发布需求信息;统计、汇总毕业生资源并报教育部;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汇总;就业协议书鉴证;制订就业方案;毕业生鉴定、派遣、调整、接收工作。以上各个阶段的工作均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有序地进行。毕业生就业的基础工作在学校。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从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年开始。一般来说,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是就业准备时期,第二学期,进入就业行动、就业签约和就业派遣时期。
就业准备。学校将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有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学校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将向毕业生介绍全国和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和形势;通过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向毕业生介绍企业和公司的选人要求;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地方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法规政策和规定;使毕业生基本掌握如何寻找和处理毕业生就业信息,如何写就业自荐信,如何应聘工作岗位,如何签订就业协议书以及如何处理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等。就业准备是就业活动中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和就业常识的重要阶段。
就业行动。寒假前后一个月左右,毕业生进入就业行动阶段。这一阶段,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将不断出现,一直持续到毕业生派遣前一段时间,这是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毕业生通过社会发布的就业信息参加就业招聘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专业和条件,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和笔试,收到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等。
就业派遣。与用人单位就业协议书签订完毕,毕业生的就业行动暂时告一段落,学校将依据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书,制订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建议方案上报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教育部,地方就业主管部门或国家教育部根据上报的就业方案审批后下达该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方案。每年从7月1日开始学校根据毕业生 的就业协议,向毕业生核发就业报到证,办理户粮迁移等有关手续,毕业生根据就业报到证上的单位、地点和时间,到录用单位报到就业。
一、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
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就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用人单位应在协议书上注明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的名称和地址。
2、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
3、用人单位必须在与毕业生签订协议书起的十个工作日内将协议书送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门。
4、学校同意盖章,并及时将协议书反馈用人单位。
二 、毕业生签订协议注意事项
(一)要增强法律意识 要对《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多一些了解,认识到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的重要性,知道哪些合同不能签,哪些合同含义不清,日后可能引起争议等。
(二)要对用人单位的情况多一些了解 诸如用工制度、养老保险、工资住房、工作条件,服务期等,在签定协议前应多一些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签订协议时提出相应的要求。
扩展资料重要作用
协议书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关系的正式凭证,也是毕业生毕业后到人事、教育等部门办理就业报到手续的必备材料之一,因此,毕业生必须妥善保管。
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订立的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实质上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求职最终签署的合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签约一定要慎重,同时协议书的填写更加不可忽视。
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因此,应届毕业生要特别注意签约事项。大学生签三方协议前,要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要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应届毕业生还要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
百度百科-就业协议
本文来自作者[须浩轩]投稿,不代表雷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jtg.com.cn/tg/93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须浩轩”!
希望本篇文章《毕业生就业流程如何办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雷雅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教育部统一部署。中央各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指导和管理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的工作程序为:就业指导、...